《浪淘沙 杜鹃谢后作》
时间: 2025-01-17 09:23: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杜鹃谢后作
作者: 陈永正
风雨不胜寒。怨魄啼残。繁枝开落与君看。
肯信千红留得住,血污空山。
动乱满乡关。哀角声乾。天南未用感幽单。
见说人间都换了,何况朱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风雨无法抵挡寒冷,怨恨的灵魂在啼哭。繁茂的枝桠凋落,请你与我一同观看。
难道你相信那千红万紫能够留存,满山满谷却血染一片?
动乱让我们的乡关满目疮痍,哀伤的号角声在空中回荡。即使在南方,也不再用幽静来感怀。
听说人间的一切都已换了,何况人们的容颜。
注释
字词注释
- 怨魄:指心中怨恨的灵魂。
- 千红:指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 血污空山:形容动乱带来的惨痛,山林被鲜血染红。
- 哀角声:悲伤的号角声,象征战乱和哀痛。
典故解析
“杜鹃”是指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悲伤与离别。此诗中提到杜鹃与开落的花朵,暗示了春天的消逝与人们的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他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乱时期,诗人目睹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挣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杜鹃谢后作》通过对杜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心中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开头两句以“风雨不胜寒”和“怨魄啼残”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自然与人心的双重寒冷。接下来的“繁枝开落与君看”则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似乎在邀请读者共同见证那逝去的春色。
诗中“肯信千红留得住,血污空山”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理想往往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的动乱中不堪一击。此后,“动乱满乡关”展现了社会的动荡,诗人用“哀角声乾”描绘出一种无奈的悲伤,感受到社会的不安定,使人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最后一句“见说人间都换了,何况朱颜”则是对人世变化的无奈感慨,朱颜即是美丽的容颜,也象征着年轻与希望,而此时却似乎无从寄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雨不胜寒:描绘了严寒的环境,传达出一种孤独与绝望的情绪。
- 怨魄啼残:表现了内心的怨恨与悲伤,暗示了无法解脱的痛苦。
- 繁枝开落与君看:邀请对方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肯信千红留得住,血污空山:表面上的美好与实际的残酷形成对比。
- 动乱满乡关:显示出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哀角声乾:悲伤的号角声,象征着战争与离别。
- 天南未用感幽单:即使在南方,也无法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 见说人间都换了,何况朱颜:感慨世事变迁,容貌也随之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与人间的变化进行比较,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内心煎熬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离别与哀伤。
- 繁枝:象征过去的繁荣与美好。
- 血污:象征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动荡。
- 哀角声:代表悲痛与无奈的哀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繁枝开落”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愤怒 -
“动乱满乡关”中的“乡关”指代什么?
A. 家乡
B. 朋友
C. 未来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爱情
B. 社会变迁与个人命运
C. 自然景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情眷恋。
- 《登高》——杜甫: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哀伤。
诗词对比
对比《浪淘沙 杜鹃谢后作》和《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而《浪淘沙》则突出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的美学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