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二首 其二
作者: 徐陵 〔南北朝〕
长相思。好春节。
梦里恒啼悲不泄。
帐中起。窗前髻。
柳絮飞还聚。
游丝断复结。
欲见洛阳花。
如君陇头雪。
白话文翻译:
长久的相思,正值佳节。
梦中常常悲啼,却又无从倾诉。
从帐中起身,望向窗前的发髻。
柳絮飞舞又聚集。
那游丝时断时续。
想要见到洛阳的花,
就像你在陇头的雪一般。
注释:
逐句解释:
- 长相思:表达对情人的长久思念。
- 好春节:正值春节,节日氛围愉悦。
- 梦里恒啼悲不泄:在梦中常常哭泣,却无法倾诉内心的悲伤。
- 帐中起:从寝帐中起身。
- 窗前髻:窗前的发髻,暗示思念的人。
- 柳絮飞还聚:春天柳絮飞舞,象征着离别与重聚。
- 游丝断复结:象征着情感的断续与缠绵。
- 欲见洛阳花:渴望见到洛阳的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 如君陇头雪:将思念的人比作陇头的雪,洁白而遥不可及。
典故解析: “洛阳花”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子或美好的事物,洛阳作为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温暖。“陇头雪”则可能指代一种清冷、孤独的感觉,这与思念的情感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陵,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常以清丽而富有感情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时政治动荡,社会动荡不安,个人情感被压抑,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情人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长相思二首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爱人的深情思念,尤其是在春节这一传统佳节,思念的情感愈加浓厚。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梦中不断悲啼的情景,揭示了情感的压抑与无奈;而“柳絮飞还聚”和“游丝断复结”则生动地表现了思念的缠绵与反复,似乎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与脆弱。最后,诗人以“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来表达对爱人美好形象的向往,反映出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生活美好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相思。好春节。”:开篇直接表明思念的主题,恰逢佳节,思念更加显著。
- “梦里恒啼悲不泄。”:梦中常常哭泣,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切感受和无法排解的悲伤。
- “帐中起。窗前髻。”:从床帐中起身,看到窗前的发髻,暗示对爱人的思念。
- “柳絮飞还聚。”:柳絮飞舞,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思念的缠绵。
- “游丝断复结。”:断续的游丝,类似于感情的纷繁复杂。
- “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渴望见到美丽的洛阳花,最终将思念的对象比作陇头的雪,强调遥不可及与纯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的人比作“陇头雪”,突出思念的深邃与美好。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如“游丝断复结”与“柳絮飞还聚”。
- 拟人:梦中悲啼赋予情感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反映出个人情感在社会动荡中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梦:代表内心的隐秘与真实情感。
- 柳絮:象征离别与重聚,柔弱而又坚韧。
- 洛阳花: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向往。
- 陇头雪:象征遥远的思念与纯洁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洛阳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凋谢的花朵
C. 春天的到来
D. 暴风雪 -
诗中“游丝断复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忍耐与坚韧
B. 思念的反复与缠绵
C. 决绝与痛苦
D. 快乐与欢愉 -
诗中提到的“陇头雪”主要用来比喻什么? A. 冷酷的态度
B. 纯洁而遥不可及的爱
C. 暴风雪
D. 繁华的城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相思》系列诗作,如李白、白居易的相关作品,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追求。
- 唐代的《相见欢》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比较徐陵的《长相思》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但徐陵更注重细腻的内心描绘,白居易则通过故事化的叙述展现情感的波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徐陵与他的时代》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