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制诰杨舍人》
时间: 2025-01-04 08:4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献制诰杨舍人
作者: 郑谷 〔唐代〕
为郡东吴只饮冰,琐闱频降凤书征。
随行已有朱衣吏,伴直多招紫阁僧。
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苇陂竹坞情无限,闲话毗陵问杜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东吴郡,诗人只喝冰水,时常接到来自皇室的书信。随行的有身穿红衣的官吏,身边还有许多紫阁的僧人。窗下的琴声在远水中回荡,帘前的鹤在秋灯下安静地入睡。在芦苇荡和竹林间,诗人的情感无尽无休,闲聊中提起毗陵和杜陵的事。
注释:
- 琐闱:指的是宫廷或官府的门庭,这里引申为繁忙的政务。
- 凤书:指皇帝的诏书,象征着权威和地位。
- 朱衣吏:指的是身穿红衣的官吏,红色在古代常代表官员。
- 紫阁僧:指的是在紫阁寺的僧人,象征着高雅和清净。
- 调琴:指弹奏乐器。
- 秋灯:指秋天的灯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苇陂竹坞:指芦苇荡和竹林,表现自然环境的幽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约 766-830),唐代诗人,字少游,号秋水,晚唐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在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怀方面有独特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郑谷任东吴郡的期间,体现了他在官场生活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考。开篇提到“只饮冰”,这不仅传达了诗人对清凉饮品的偏爱,更是象征着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提到的“琐闱频降凤书征”,则体现了官场的繁忙和责任,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在高官之位,但内心对于浮华的厌倦。
诗中描绘的随行官吏与紫阁僧,构成了一幅官场与宗教交织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接着“窗下调琴鸣远水”,琴声与水声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浮华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努力。
最后两句“苇陂竹坞情无限,闲话毗陵问杜陵”则是对故乡的怀念,充满了乡愁和对自然美的珍视。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勾勒出一幅人间仙境的画面,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郡东吴只饮冰:表明诗人身处东吴,享受清凉的饮品,象征安逸。
- 琐闱频降凤书征:官场事务繁忙,频繁接到皇帝的诏令,暗示责任重大。
- 随行已有朱衣吏:随行的官吏身穿红衣,表明身份和地位。
- 伴直多招紫阁僧:与高雅的僧人交往,彰显诗人的雅趣。
- 窗下调琴鸣远水:琴声悠扬,映衬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 帘前睡鹤背秋灯:鹤在灯下安静入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苇陂竹坞情无限:自然景色引发无限情感,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闲话毗陵问杜陵:谈论故乡,流露出对过去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水声,形象化宁静的氛围。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鹤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繁忙的反思,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冰:象征清凉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心境。
- 凤书:象征权威,暗示官场的繁忙。
- 朱衣、紫阁:代表官员与僧人的身份,体现社会的多元性。
- 琴声与水:象征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静。
- 鹤:象征高洁与宁静,表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苇陂竹坞:自然意象,体现诗人对乡土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琐闱”指的是:
- A. 官府
- B. 自然
- C. 乡村
- D. 学校
-
诗中提到的“朱衣吏”指的是:
- A. 身穿红衣的官吏
- B. 身穿白衣的文人
- C. 身穿蓝衣的士兵
- D. 身穿黑衣的商人
-
“窗下调琴鸣远水”的意思是:
- A. 琴声响亮
- B. 琴声悠扬
- C. 琴声悲伤
- D. 琴声刺耳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郑谷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郑谷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官场生活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