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白话文翻译
交趾的气候与众不同,寒冷的天气渐渐过去,温暖又来临。
在仲冬时节,山上的果实已经成熟,而正月里野花也在盛开。
连续的雨水造成了浓雾,轻霜落下时竟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故乡距离这里已超过万里,思乡之情愈发强烈。
注释
- 交趾:古地名,今越南地区。
- 殊风候:指与众不同的气候。
- 寒迟暖复催:寒冷的季节逐渐过去,温暖的季节又在催促。
- 仲冬:指冬季的中间时段,即农历十二月。
- 山果:山中生长的果实。
- 正月: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
- 积雨:长时间下雨后形成的积水。
- 昏雾:浓重的雾气。
- 轻霜:薄薄的霜。
- 震雷:霜落下时发出的声音,形容其声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审言,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李白并称。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杜审言的创作生涯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困境,常在诗中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及个人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旅寓安南》写于杜审言在安南(今越南)生活期间,这段时间他远离故乡,身处异乡的环境与气候,使他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之情。此诗通过描绘安南特有的气候与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环境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交趾(即今越南)的独特气候,以及作者在异乡的思乡情绪。首句“交趾殊风候”便引出了安南的异域风情。诗中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轮回与季节的更替。接着,诗人用“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的对比,表现出安南的气候与北方的迥异,给人以清新之感。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两句则展现了安南湿润的气候,雨水与霜降交替,构成了一幅清冷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生动地传达了气候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最后一句“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异乡的环境中愈加显得强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传达了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用清新的自然景象映衬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让人感受到流亡者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执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交趾殊风候:交趾地区的气候与众不同,暗示诗人身处异乡。
- 寒迟暖复催:描绘气候变化,展现四季的交替。
- 仲冬山果熟:仲冬时节,山上的果实成熟,象征着生机。
- 正月野花开:春天的气息,表现出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积雨生昏雾:雨水造成的雾霭,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轻霜下震雷:霜的声响,暗示着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
- 故乡逾万里:强调故乡的遥远,增加思乡的情感。
- 客思倍从来:思乡之情愈发强烈,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心境,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 拟人:如“轻霜下震雷”,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与情相融合。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思乡与孤独,诗人在描绘异域风光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交趾:象征异乡,体现出远离故土的孤独感。
- 寒暖:反映自然变化,暗含人生的起伏。
- 山果、野花: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昏雾、轻霜: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氛围,强化思乡情感。
- 故乡:象征着归属与温暖,形成情感的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交趾”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中国北方
- B. 日本
- C. 越南
- D. 韩国
-
“寒迟暖复催”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冷风
- B. 冬季的寒冷
- C. 寒流
- D. 寒冷的雨
-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表达了思乡之情?
- A. 山果
- B. 雨雾
- C. 霜雷
- D. 以上都是
答案
- C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光描绘思乡之情;杜审言则通过气候描写,反映思乡的复杂情感。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用草的循环生长象征离别之情,而杜审言则通过四季更替展现思乡的永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杜审言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