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审言的《都尉山亭》
紫藤萦葛藟,
绿刺罥蔷薇。
下钓看鱼跃,
探巢畏鸟飞。
叶疏荷已晚,
枝亚果新肥。
胜迹都无限,
只应伴月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亭的美丽景象:紫藤缠绕着葛藤,绿刺交织着蔷薇。垂钓时,看见鱼在水中跃动;探寻鸟巢时,生怕鸟儿飞走。虽然荷叶已显得稀疏,果实却刚刚丰腴。这里的胜景是无穷无尽的,只愿与明月相伴而归。
注释:
- 紫藤:一种攀缘植物,花色紫色,常用于装饰。
- 葛藟:指的是一种藤蔓植物,常与紫藤相互缠绕。
- 蔷薇:一种花卉,常用作美丽的象征。
- 下钓:指垂钓,享受钓鱼的乐趣。
- 探巢:指寻找鸟巢,常带有小心翼翼之意。
- 叶疏:树叶稀疏,表示秋季的到来。
- 枝亚果新肥:树枝上的果实刚刚成熟,形容丰收。
- 胜迹:美好的景色与地方。
- 伴月归:与月亮相伴,一同回归,寓意宁静与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审言(约 540-608),字子美,号景阳,唐代诗人,以律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洒脱,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都尉山亭》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人雅士常常游玩山水,吟咏抒怀。杜审言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歌鉴赏:
《都尉山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们在其中的悠然自得。全诗以“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开篇,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场景,植物的缠绕象征着生命的交融。接着“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钓鱼与探鸟巢的活动,既有趣又充满生机。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到“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暗含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最后“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则是将整个诗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无尽向往和对月光的依恋,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藤萦葛藟:描绘环境的美丽,展现植物的交织之美。
- 绿刺罥蔷薇:加深自然景色的层次感,使用了对仗的修辞。
- 下钓看鱼跃:表达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钓鱼时的乐趣。
- 探巢畏鸟飞:表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传达出对自然的尊重。
- 叶疏荷已晚:揭示了季节的变迁,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枝亚果新肥:虽然时光流逝,但自然依然丰盈,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胜迹都无限:总结全诗,强调自然的美好。
- 只应伴月归: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与对月亮的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藤萦葛藟”,以植物的缠绕比喻生活的交织。
- 对仗:如“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形成音韵和谐的效果。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宁静、悠然生活的理想。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藤:象征美丽与缠绵,代表着自然的灵动。
- 鱼跃:象征生命力的旺盛,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鸟巢:象征安全与温暖,反映出对自然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种植物是什么? A. 玫瑰、荷花
B. 紫藤、葛藟
C. 柳树、松树 -
诗中提到的活动是什么? A. 赏花
B. 下钓
C. 赛马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离开
B. 伴月而归
C.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杜审言的《都尉山亭》,前者注重社会时事,后者则更关注自然风光与个人心境。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审言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