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20 00:45:06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

雨声还住。

斜阳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

山如雾。

断虹犹怒。

直入云深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
雨声还住。斜阳明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
山如雾。断虹犹怒。
直入云深处。

白话文翻译:

在短暂的梦中惊醒,北窗外传来一阵芭蕉叶上的雨声。
雨声暂时停了,斜阳映照着高大的树木。
抬头望去,只见行云飘逸,带着雨水朝前山而去。
山如同笼罩在雾中,断虹依然愤怒地弯曲。
这情景直入云深处,消失在远方。

注释:

  • 短梦:指短暂的梦境,暗示梦境与现实的交替。
  • 北窗:指北面的窗户,位置的指向,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芭蕉雨:芭蕉树上滴落的雨声,象征细腻、柔和的情感。
  • 斜阳:夕阳西下的阳光,给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感觉。
  • 行云:云彩在天空中飘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断虹:意指折断的彩虹,象征失去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断虹犹怒”一语,可能源于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叹息。虹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和谐美好的事物,而“断虹”则暗示着失落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文海,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内心孤寂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自身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短梦惊回”,用梦境的短暂与惊醒的突兀,传达出一种骤然回归现实的感觉。接着,北窗外的芭蕉雨声,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心灵,细腻而又清新。雨声的停顿,带来片刻的宁静,而斜阳下的高大树木则赋予了画面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孤独的气息。随着诗句的发展,行云的飘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着雨水朝前山而去,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无奈。最后,诗人以“直入云深处”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人生深处的探寻,留给读者深思的余地。整首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梦惊回:短暂的梦境让人惊醒,暗示梦与现实的交替。
  2. 北窗一阵芭蕉雨:北窗外的雨声,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
  3. 雨声还住:雨声暂时停住,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斜阳明高树:斜阳照耀着高大的树木,营造出温暖而略带忧伤的画面。
  5. 起望行云:抬头望去,云朵在空中飘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送雨前山去:雨水随着云彩向山的方向流去,隐含自然的变化。
  7. 山如雾:山被雾气笼罩,象征着不可知的未来。
  8. 断虹犹怒:即使虹已经断裂,依然显得愤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9. 直入云深处:情景消失在远方,留给人无尽的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如雾”,将山比作雾,增强了景象的朦胧感。
  • 拟人:如“断虹犹怒”,赋予虹以情感,表现了对失去的感慨。
  • 对仗:整首词在表达上有对称之美,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雨:象征细腻、柔和的情感,带来清新的感受。
  • 斜阳:象征温暖和孤独,给予人深层的思考。
  • 行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带走了美好的瞬间。
  • 断虹:象征失去和遗憾,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短梦”是指什么?
    a) 长久的梦
    b) 突然的梦境
    c) 不存在的梦
    d) 甜美的梦

  2. “斜阳明高树”中的“斜阳”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的阳光
    c) 正午的阳光
    d) 暴风雨前的阳光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与幸福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与不满
    d) 无奈与绝望

答案:

  1. b) 突然的梦境
  2. b) 黄昏的阳光
  3. b) 失落与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美好回忆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亲人的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