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04 13:36:01

万叶鏖风,绿天凉闹山楼雨。

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

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

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

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万叶鏖风,绿天凉闹山楼雨。
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
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
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到来,风中树叶飞舞,山楼上的雨声让人感到一丝清凉。炎热的夏天刚刚结束,骤然之间,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的舟塔在空中高耸,微弱的红色火炬在摇曳。内心不再恐惧,虽然四周是黝黑的迷雾,但仍然有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前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叶: 指数不清的树叶。
  • 鏖风: 剧烈的风。
  • 凉闹: 形容清凉的环境中热闹的情景。
  • 淩空: 高耸入云。
  • 摇红炬: 红色的火炬在摇曳。
  • 黝溟黟雾: 深黑的迷雾。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及自然变化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1640-约1710),清代女词人,生于浙江,因其词作清丽脱俗而著称。她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以女性身份创作,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时期,吕碧城作为女性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表达内心情感,反映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到来与内心的变化。开头以“万叶鏖风”展示了秋风中树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的自然氛围。接着“初收残暑,蓦地秋如许”,表现了季节变化的突兀与不可逆转,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从夏季的炎热到秋季的清凉的对比。

“舟塔淩空,一点摇红炬”,意象丰富,舟塔象征着远方的希望,而摇曳的红炬则暗示着在迷雾中的坚持与求索。最后一句“心休怖,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乐观,尽管前路艰难,依然相信会有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叶鏖风: 描绘秋风呼啸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动的感受。
  • 绿天凉闹山楼雨: 绿色的天空与山楼中的雨声,增添了环境的层次感和静谧气氛。
  • 初收残暑: 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夏天的余热尚存。
  • 蓦地秋如许: 突然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表现出一种意外的惊喜。
  • 舟塔淩空: 舟塔高耸,象征着希望与追求。
  • 一点摇红炬: 红色火炬微弱地摇曳,暗示着在困境中的坚持。
  • 心休怖: 内心的不再恐惧,表达了从容与从容应对困境的态度。
  • 黝溟黟雾,也有光明路: 尽管前方是黑暗与迷雾,依然相信有光明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自然景象比喻心境,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 风、雨等自然现象具有人性,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感悟以及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了在生活的迷雾中,依然要相信希望和光明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子: 生命的变迁。
  • 秋天: 象征成熟与收获。
  • 舟塔: 追求与希望。
  • 红炬: 努力与坚持。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隐喻了人生的哲理,展现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万叶”指的是什么? A. 一片叶子
    B. 数不清的树叶
    C. 只有几片叶子
    答案: B

  2. 诗中所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C

  3. “心休怖”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恐惧
    B. 从容
    C. 忧伤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吕碧城的《点绛唇》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吕碧城更侧重于对季节变化的感悟,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对爱情的思考与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吕碧城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