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冷欺花,满枝摇落春迟暮。
杜鹃啼处。露化溟濛雨。
巢隔珠帘,燕子衔泥去。
垂杨外。恨丝千缕。
缭绕空中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暖意已经渐渐消退,寒风侵袭着花朵,满树的花瓣在风中摇曳而落。杜鹃在此时啼鸣,细雨如露,化作朦胧的雨幕。燕子在珠帘后筑巢,衔着泥土离去。垂柳外,千丝万缕的怨恨缠绕在空中,如同轻絮飘荡。
注释:
- 欺花:指寒风逼近,使花受到侵害。
- 摇落春迟暮:春天的时光已经接近尾声,花瓣在摇曳中纷纷落下。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露化溟濛雨:细雨如露水般轻柔,模糊不清。
- 巢隔珠帘:巢隐于珠帘之后,形象地表现出燕子的筑巢行为。
- 恨丝千缕:表达了心中的怨恨如同千丝万缕般缠绕不去。
- 缭绕空中絮:形容心中的愁苦如同空中的絮状物,无法散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平,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以自然景物寄托内心情感。他的诗风细腻,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落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点绛唇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末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风冷欺花,满枝摇落春迟暮”开篇便以寒风和落花引入,语气中透着一丝凄凉。杜鹃的啼鸣和细雨的滋润,既是自然的写照,又是春意渐逝的象征,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的眷恋。
在“巢隔珠帘,燕子衔泥去”一句中,燕子筑巢的形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含了离别和孤独的情感。燕子的离去,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失落和愁苦,映衬出诗人心中的怨恨和无奈。
最后一句“恨丝千缕,缭绕空中絮”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恨意如丝缕般缠绕在心头,无法散去,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脆弱的深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冷欺花:寒冷的风侵袭着花朵,暗示春天的余温已经消逝。
- 满枝摇落春迟暮:花瓣纷纷落下,表明春天即将结束,带来了时光流逝的感伤。
- 杜鹃啼处:杜鹃啼鸣,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来临。
- 露化溟濛雨:细雨如露水般湿润,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 巢隔珠帘,燕子衔泥去:燕子在珠帘后筑巢,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燕子的归来。
- 垂杨外:垂柳的意象,增添了春天的柔美。
- 恨丝千缕:表达内心的怨恨,如同千丝万缕般缠绕不去。
- 缭绕空中絮:愁苦如同空中飘荡的絮状物,无法散去,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怨恨比作“千缕”,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赋予其情感特征。
- 对仗:如“巢隔珠帘,燕子衔泥去”,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末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春天的眷恋及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意象分析:
- 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花:代表美好与青春,随着风的侵袭而凋零。
- 杜鹃: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带来一种离别感。
- 燕子: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和孤独。
- 垂杨:柔美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风冷欺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快乐
D. 忧伤 -
杜鹃在诗中象征着: A. 春天的开始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来临
D. 冬天的寒冷 -
“恨丝千缕”中“千缕”意指: A. 无数的爱
B. 无数的愁苦
C. 无数的希望
D. 无数的快乐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点绛唇二首 其一》均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时光流逝的感伤,但《春望》更为直接地反映了社会动荡,而《点绛唇二首 其一》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传》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