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时间: 2025-01-01 12:0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别》 ——甘复 〔元代〕
凉飙应秋气,草木敛华英。
客游总念归,子有千里行。
匆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
丈夫怀志气,孰不恋荣名。
华荐起当路,使者促前征。
追饯东门道,把酒哀弦鸣。
萧条野驿暮,泛艳江波清。
密谋植帷幄,慰彼苍生情。
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
白话文翻译:
秋风带来凉意,草木也收起了花朵。
在外游子总是思念回家,你远行千里。
匆忙的朋友催促着,幽幽的离愁满怀。
有志之士谁不渴望名利?
名声在路上升起,信使急于催促前行。
在东门送别时,举杯悲歌哀鸣。
荒凉的驿站傍晚,江水波光粼粼。
密谋搭建大帐,安慰那些苍生的情感。
古往今来的名士,多是从钓鱼和耕田开始的。
注释:
- 凉飙:清凉的秋风。
- 草木敛华英:草木收起了花和叶,暗示秋季的到来。
- 客游:外出的人,游子。
- 匆匆俦侣催:急促的朋友催促着离别。
- 丈夫怀志气:有志向的男人。
- 华荐:名声或地位的提升。
- 东门道:送别的地方。
- 把酒哀弦鸣:举杯悲歌,表达离别的伤感。
- 萧条野驿:荒凉的驿站。
- 泛艳江波清:江水清澈,波光闪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崇尚隐逸生活的传统,许多有名的文人都曾以渔耕为生,象征着一种高洁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甘复,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的场景,正值秋季,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送别》一诗以秋风为引,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凉飙应秋气”开篇即将读者引入一种清冷的秋日氛围,暗示着离别的季节。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游子的思乡情,表达了人们在外游历时对故土的眷恋。尤其是“匆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一句,不仅表现了离别的急促,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及“丈夫怀志气”,既是对有志男儿的赞美,也暗示了在名利与归属之间的矛盾。而“把酒哀弦鸣”则是一种古老的送别仪式,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包含了不舍的情感。在最后,诗人通过“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引申出一种理想主义,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深刻思考,暗示真正的成功与快乐并不在于名声,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凉飙应秋气:秋风呼啸,凉意袭人,暗示季节的变化。
- 草木敛华英: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 客游总念归:身在异乡的游子,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 子有千里行:远行在外,千里之遥,暗示离别的距离。
- 匆匆俦侣催:朋友的催促,体现了离别时的急迫感。
- 悄悄离思盈:尽管外表平静,内心却充满了不舍与思念。
- 丈夫怀志气:有志者的内心追求与理想。
- 孰不恋荣名:谁不渴望名利,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 华荐起当路:名声的提升,象征着人生的机遇与挑战。
- 使者促前征:信使的催促,代表着时间的紧迫感。
- 追饯东门道:送别的情景,暗示离别的场合。
- 把酒哀弦鸣:举杯送别,哀伤的音乐声,增添了离愁的氛围。
- 萧条野驿暮:荒凉的驿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感受。
- 泛艳江波清:江水清澈,波光闪烁,暗示着希望与美好。
- 密谋植帷幄:谋划未来,象征着对生活的规划与期待。
- 慰彼苍生情:关心众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与关怀。
- 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反映古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风”象征离别的季节。
- 对仗:如“把酒哀弦鸣”与“追饯东门道”,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草木的“敛华”,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归乡和对名利的思考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秋风:象征着离别与惆怅。
- 草木:代表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酒:象征着祝福与情感的寄托。
- 江水: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凉飙”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匆匆俦侣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急促不安
- C. 从容淡定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反映了什么理念?
- A. 追求名利
- B. 隐逸生活
- C. 竞争激烈
- D. 家庭生活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李叔同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甘复的《送别》与李叔同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叔同的作品更具现代感,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甘复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