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时间: 2025-01-19 16:50:45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

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意思解释

作者: 释仲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
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白话文翻译:

一、二、三、四、五,大家一起走上讲堂,敲响法鼓。
众人齐聚而来,个个面面相觑。
秋色遍布空旷的庭院,秋风吹动整个世界。
再问祖师的禅理,雪峰(高山)已经降临到投子(心中)。


注释:

  • 一二三四五: 数字,可能暗示修行的阶段或过程。
  • 升堂: 指进入寺庙的讲堂,进行法会或讲经。
  • 击法鼓: 敲击法鼓,表示开始讲经或法会。
  • 蔟蔟: 形容人们聚集的样子,像草丛一样。
  • 相睹: 彼此看到,互相对视。
  • 虚庭: 空旷的庭院,象征清净。
  • 寰宇: 指整个宇宙,形容秋风的影响。
  • 祖师: 指佛教的祖师,传授禅道的人。
  • 雪峰: 高山,象征着超然的境界或智慧。
  • 投子: 可能指心中所想,或指向某种深意的参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仲易,宋代高僧,擅长诗词,常以禅理为主旨,其作品多体现出禅的思想与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宗教法会或聚会的场合,体现了僧侣们对佛法的探讨与交流。诗中蕴含的秋天意象和禅意,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偈》是一首具有浓厚禅意的诗作,通过简单的数字和场景描绘,展现了僧侣们在法会上对佛法的探讨与领悟。开篇的“一二三四五”不仅是数字,更像是一种修行的节奏,暗示着修行的步骤和重要性。接下来的“升堂击法鼓”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庄重的宗教氛围,法鼓的声音如同敲响心灵的钟声,提醒人们关注内心的修行。

“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描绘了众人齐聚的情景,彼此交流、相互启发,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修行氛围。秋色的描写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清幽与深远,秋风的轻拂更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变化。

最后两句通过“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表达了对禅理的深入探讨与追求,雪峰的意象不仅代表了高远的境界,也象征着悟道的艰辛与追寻。这种对话的方式让人感受到禅宗的智慧与幽深,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哲理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二三四五”:简洁的数字,代表修行的步骤或人数。
  2. “升堂击法鼓”:进入讲堂、开始法会,暗示修行的正式开始。
  3. “蔟蔟齐上来”:众人齐聚,象征着共同交流与学习。
  4. “一一面相睹”:彼此对视,分享彼此的心灵感受。
  5. “秋色满虚庭”:秋天的景象,给人清净的感觉。
  6. “秋风动寰宇”:秋风吹动,带来广阔的气息与思考。
  7. “更问祖师禅”:对祖师的禅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8. “雪峰到投子”:高山象征着智慧的到来,内心的灵光一现。

修辞手法:

  • 对仗: “升堂击法鼓”与“蔟蔟齐上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秋天、法鼓、雪峰等意象,富有哲理和文化内涵,展现了禅宗的特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修行”与“领悟”的主题,通过描绘僧侣们的聚会和对话,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探索。秋色和雪峰的意象则象征着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 法鼓: 象征着启示与觉悟的声音,是修行的象征。
  • 秋色: 代表着成熟与凋零,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 雪峰: 代表智慧的高峰,象征着追求真理的艰难与崇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法鼓代表什么? A. 开始修行
    B. 结束修行
    C. 休息时间
    D. 个人反思

  2. “秋色满虚庭”中“虚庭”指的是什么? A. 虚假的庭院
    B. 空旷的庭院
    C. 美丽的庭院
    D. 热闹的庭院

  3. 诗中提到的“雪峰”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追求智慧的境界
    C. 自然的美丽
    D. 个人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尽灯》 by 释道安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无尽灯》: 也是以禅理为主题,通过灯的象征传达修行的智慧。
  • 《静夜思》: 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思考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禅宗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