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时间: 2024-12-29 21:02:52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

白话文翻译:

一位仙人骑着白鹿,头发短而耳朵却很长。
我在采摘菖蒲时,突然看见嵩山的阳光。
我恭恭敬敬地请求他传授炼丹的经文,他便从怀中拿出方剂。
我读了却不明白,回去后向嵇康请教。
唉,我没有修道的骨气,导致我只能归隐太行山。

注释:

  • 仙人:指道教中的神仙,拥有超凡的能力和长生不老的特质。
  • 白鹿:在中国文化中,白鹿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寓意着长寿和高尚。
  • 菖蒲:一种植物,在古代常用作药材或香料。
  • 嵩之阳:指嵩山的阳光,嵩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 稽首:表示敬意,双手合十低头行礼的姿态。
  • 丹经:指炼丹的经典著作,传授长生不老之道。
  • 嵇康:三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音乐家,主张道家思想,是“竹林七贤”之一。
  • 太行:指太行山,古时隐居的地方,象征着远离尘世的隐士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为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界神童”,以其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多反映边塞生活与抒发个人情感,尤其以七言绝句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向往与追求。在诗中,王昌龄通过描绘仙人和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道教经典的探索。

诗歌鉴赏: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通过描绘一个仙人骑白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追求。诗中,仙人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存在,象征着智慧和长生,诗人对其的求教反映了人们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仙人的神秘与高尚,尤其是“白鹿”与“嵩之阳”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遥远的境界。第三、四句则转向自我反省,诗人虽有求道之心,却又感到自己的无能与无道骨,体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发我入太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向往的道教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身修行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仙境图,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王昌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态度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描绘了仙人的神秘形象,暗示其非凡的境界。
  •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将自然景色与心灵的追求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表现出对道教经典的渴求,突显了仙人的智慧。
  •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反映了求知的艰辛与怀疑,展现了人性的脆弱。
  • 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仙人骑白鹿的描绘,象征着超凡脱俗。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仙人和自然,探讨了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人们对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修行与道德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着智慧与长生,代表人对超凡境界的追求。
  • 白鹿:吉祥的代表,寓意高洁与长寿。
  • 菖蒲:与求知、修行有关的植物,象征纯洁与芳香。
  • 嵩之阳:自然之美,象征着道教的理想境界。
  • 太行:隐逸的象征,代表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人骑白鹿”中的“白鹿”象征什么?

    • A. 吉祥与长寿
    • B. 财富与权力
    • C. 忍耐与隐忍
  2. 诗人向谁请教道教经典?

    • A. 嵇康
    • B. 李白
    • C. 杜甫
  3. 诗的最后一句“发我入太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 B. 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王昌龄与李白的作品均呈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昌龄的诗更偏向于道教文化的探索,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个性。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道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