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重修天后宫》

时间: 2025-01-04 11:22:16

三岔河边集万艘,漫将盛祀忆前朝。

梦摇帆卷灵风肃,魂共灰飞劫火销。

楼再起,相重雕。

儿时心影总难描。

都来六百年间事,分付津沽上下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岔河边集万艘,漫将盛祀忆前朝。梦摇帆卷灵风肃,魂共灰飞劫火销。楼再起,相重雕。儿时心影总难描。都来六百年间事,分付津沽上下潮。

白话文翻译:

在三岔河边聚集着成千上万的船只,随意地回想起盛大的祭祀,忆及往昔的朝代。梦中摇动的帆船迎着肃穆的灵风,魂魄如同灰烬般随火焰消散。楼阁再次矗立,雕饰更为精美。儿时的心影却总是难以描绘清晰。所有的事情都在六百年间发生,随着潮水流淌于津沽的上下。

注释:

  • 三岔河:指河流交汇成三叉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历史的交汇点。
  • 万艘:形容船只众多,表示繁荣的景象。
  • 盛祀:盛大的祭祀活动。
  • 灵风肃:神圣而清冷的风,给人以肃穆感。
  • 魂共灰飞:灵魂如同灰烬般消散,形容逝去的过往。
  • 楼再起:楼阁重新建起,可能象征着历史的重现或文化的延续。
  • 六百年:指历史的积淀与变迁,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历史及文化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之时,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试图通过对比古今,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三岔河为起点,描绘了历史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对船只的描写,展现出往昔盛况的繁荣景象,进而引发对历史的深思。前两句“集万艘,漫将盛祀忆前朝”不仅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场景,更是对古代祭祀文化的追忆,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根源。

接下来的“梦摇帆卷灵风肃”,以梦境与现实相交织,表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灵风的描写使人感到一种神圣的氛围,仿佛历史的回响在耳边低语。之后“魂共灰飞劫火销”则展现了历史的无情,古老的文明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消逝,化为灰烬。

“楼再起,相重雕”中,诗人用“楼”象征着文化的重建与传承,尽管历史有所消逝,但文化的复兴总是值得期待。最后两句则以“六百年间事”引出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叹,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对时间、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岔河边集万艘:描绘了船只汇聚的繁忙景象,象征着历史的交汇。
    2. 漫将盛祀忆前朝:随意回忆往昔的盛大祭祀,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3. 梦摇帆卷灵风肃:梦中景象如同帆船在灵风中摇曳,营造出神秘而肃穆的氛围。
    4. 魂共灰飞劫火销:灵魂如同灰烬般消散,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消逝。
    5. 楼再起,相重雕:楼阁重新崛起,象征着文化的复兴与传承。
    6. 儿时心影总难描:儿时的记忆难以清晰描绘,表现出对往昔的模糊追忆。
    7. 都来六百年间事:历史的变迁在六百年之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积淀。
    8. 分付津沽上下潮:将历史的故事与潮水相连,流动不息,象征着文化的延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潮水的流动进行比喻,表现出历史的不可逆与文化的延续。
    • 对仗:如“楼再起,相重雕”,整齐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在描述灵风时,赋予其神秘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回顾历史与文化,表达了对传统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分析:

  • 三岔河:象征历史的交汇与文化的源头。
  • 万艘船:象征繁荣与往昔的辉煌。
  • 灵风:象征神秘的力量与历史的回响。
  • 灰烬:象征消逝与无常,反映了文化的脆弱。
  • 楼阁:象征文化的重建与历史的延续。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不断演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岔河边集万艘”中的“三岔河”象征什么?

    • A. 船只的数量
    • B. 历史的交汇
    • C. 祭祀的地点
    •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魂共灰飞劫火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文化的珍惜
    • B. 对历史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答案: B
  3. “楼再起,相重雕”中的“楼”象征什么?

    • A. 建筑物
    • B. 文化的重建
    • C. 童年回忆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白居易:同样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历史的思考。
  • 《登高》 王之涣:探讨了时间、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王蛰堪《鹧鸪天 重修天后宫》白居易《长恨歌》
    • 两者皆通过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但王蛰堪更突出了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重建,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诗词精华》:汇集了众多经典诗词及其背景分析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