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3:54:48

凄绝琼楼待旦人,独持鸾镜感霜痕。

谁怜铜辇秋衾梦,终作银台昼炬身。

千丈浪,万重云,要将黄海赌乾坤。

当年横笛高歌意,赢得词仙话苦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凄绝琼楼待旦人,独持鸾镜感霜痕。
谁怜铜辇秋衾梦,终作银台昼炬身。
千丈浪,万重云,要将黄海赌乾坤。
当年横笛高歌意,赢得词仙话苦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华美的琼楼中等待黎明。他独自拿着镜子,感受到秋霜留下的痕迹。谁来怜惜那乘坐铜辇的秋梦,最终只能化作白天的烛火。面对千丈的波浪和万重的云彩,想要在黄海之上赌一赌天地的命运。当年他曾高歌横笛,表达出那种豪情,赢得了词仙的赞赏,但也经历了许多辛苦。

注释:

  • 凄绝:形容极其悲凉。
  • 琼楼:指华丽的楼阁。
  • 鸾镜:古代的一种镜子,象征美丽。
  • 铜辇:古代的车,象征地位与荣华。
  • 银台:象征着高贵与地位,白天的“烛火”暗示着短暂与无奈。
  • 词仙: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或词人,可能隐喻李清照等词坛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激昂的诗作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联系,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及理想的思索。

诗歌鉴赏:

《鹧鸪天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词作。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琼楼中等待黎明,诗人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开头的“凄绝琼楼待旦人”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独自等待的情景让人心生怜悯。紧接着,“独持鸾镜感霜痕”则表现出一种自我反思,镜子中的自己映出岁月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对过往的沉思。

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与失落感,铜辇与秋梦的对比,暗示了过往的辉煌与现实的无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最后部分提及的“千丈浪,万重云”,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挑战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不屈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交织着孤独与追思,令人深思。诗人的才华与对生活的洞察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凄绝琼楼待旦人:描绘了一个人在华美的楼阁中孤独等待的情景,感受到一种凄凉与绝望。
  2. 独持鸾镜感霜痕:独自一人,手中持镜,感受到时光流逝所留下的伤痕。
  3. 谁怜铜辇秋衾梦:质疑谁还会可怜那昔日的繁华与梦境。
  4. 终作银台昼炬身:最终只化作白天的烛火,象征着短暂与消逝。
  5. 千丈浪,万重云:面对巨大的波涛与重重云彩,象征着生命中的艰难困苦。
  6. 要将黄海赌乾坤:渴望在广阔的天地中一搏,体现出挑战命运的勇气。
  7. 当年横笛高歌意:追忆过去的豪情与理想。
  8. 赢得词仙话苦辛:经历了艰辛与苦难,最终赢得了诗词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铜辇”、“银台”来象征地位与命运。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了对称感,增强了音乐性。
  • 拟人:通过“谁怜”表达了对梦境与理想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索与对命运的挑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 琼楼:象征着华丽与梦幻,代表了美好的追求。
  • 鸾镜:象征着自我反思与过去的记忆。
  • 铜辇银台:象征着地位与荣华,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千丈浪万重云:象征着生命中的挑战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凄绝琼楼待旦人”的意思是?

    • A. 守望黎明的孤独者
    • B. 在琼楼中与人相伴
    • C. 享受华美生活
    • D. 游历四方
  2. “终作银台昼炬身”中“银台”的象征是什么?

    • A. 财富
    • B. 高贵与地位
    • C. 失落与无奈
    • D. 梦想
  3. 诗中提到“千丈浪,万重云”,诗人想表达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命运的挑战
    •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孤独与对理想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女性情感的细腻。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期待,与刘永济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