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诗寄京邑诸贵(良会今乖)》

时间: 2025-01-20 00:41:32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

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

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

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桧树郁冬皋,木叶辞秋苑。衿曲自悠悠,衣带日趋缓。乘月望风霄,人遥尺书断。

白话文翻译:

珍贵的琅玕难道不珍贵吗?但玉屑又有谁能当作饭吃呢?桧树在冬日的沼泽边郁郁葱葱,树叶却从秋天的园子里飘落。心中的曲调自在悠扬,衣带也日渐宽松。趁着月光仰望风中的云霄,人虽远,书信却已断绝。

注释:

  • 琅玕:美玉。
  • 玉屑:玉的碎屑,比喻珍贵但无用之物。
  • 桧树:一种常绿乔木。
  • 冬皋:冬天的沼泽地。
  • 衿曲:心中的曲调,指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 衣带日趋缓:形容人因忧思而消瘦,衣带渐松。
  • 风霄:风中的云霄,指高远的天空。
  • 尺书: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清远道人。其作品以戏曲最为著名,如《牡丹亭》等,诗文亦有很高成就。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汤显祖寄给京城亲友的离合诗,表达了作者因远离京城而产生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珍贵的琅玕和无用的玉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和对无用之物的无奈。桧树和木叶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衣带的宽松和乘月望风霄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汤显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琅玕岂不珍:以琅玕比喻珍贵之物,表达对其的珍视。
  • 玉屑竟谁饭:玉屑虽珍贵,却无法食用,比喻无用之物。
  • 桧树郁冬皋:桧树在冬日的沼泽边郁郁葱葱,展现自然的美丽。
  • 木叶辞秋苑:树叶从秋天的园子里飘落,隐喻时光的流逝。
  • 衿曲自悠悠:心中的曲调自在悠扬,表达内心的情感。
  • 衣带日趋缓:衣带渐松,形容人因忧思而消瘦。
  • 乘月望风霄:趁着月光仰望高远的天空,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 人遥尺书断:人虽远,书信却已断绝,强化了孤独和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琅玕和玉屑的比喻,展现了珍贵与无用的对比。
  • 拟人:木叶辞秋苑,赋予木叶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意。
  • 对仗:琅玕岂不珍,玉屑竟谁饭,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远离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奈。通过珍贵的琅玕和无用的玉屑的对比,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琅玕:珍贵之物,象征珍贵但无法触及的美好。
  • 玉屑:珍贵但无用之物,象征无用的珍宝。
  • 桧树:常绿乔木,象征坚韧和生命力。
  • 木叶:飘落的树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衣带:衣带渐松,象征因忧思而消瘦。
  • 风霄:高远的天空,象征远方的思念和无法触及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A. 美玉 B. 宝石 C. 珍珠 D. 金子

  2. “玉屑竟谁饭”中的“玉屑”比喻什么? A. 珍贵之物 B. 无用之物 C. 美食 D. 药物

  3. “桧树郁冬皋”中的“冬皋”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山谷 B. 冬天的沼泽地 C. 冬天的森林 D. 冬天的草原

  4. “衣带日趋缓”表达了什么? A. 衣带变长 B. 衣带变短 C. 人因忧思而消瘦 D. 衣带变宽

答案:1. A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王维《相思》:通过红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诗词对比:

  • 汤显祖此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汤诗更多地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手法,而杜诗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全部作品,包括戏曲、诗文等。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汤显祖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