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二 今年交游中多吟月,作书此调之,且自嘲》

时间: 2025-01-08 02:38:35

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

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

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其二
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
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
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送来清明的月光,却冷落得没有人理会。
今年未必比去年更好,吟唱的诗句只是耗费了骚人的嘴巴。
离别时有重逢,月圆月缺却没有固定的时间。
如果明年还能见到他,切不可辜负这份成全的心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岁岁:每一年。
  • 清辉:清冷的月光。
  • 冷落:被冷淡对待。
  • 未必:未必,未必是。
  • 吟破:吟唱得破碎,形容吟唱的频繁。
  • 骚人:指诗人,常用以形容爱好诗词的人。
  • 离别:分别。
  • 圆缺:月亮的圆满与缺失。
  • 成全:成就、达成。

典故解析:

  • 月圆月缺: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事物的变化,象征着团圆与离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杏佛(1879-1918),近代诗人,原名杨文韬,号杏佛,浙江温州人。作为新旧交替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征,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月夜,诗人心中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反映了在交游中对友人情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其二》以清冷的月光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疏离。月亮的清辉虽美,却因无人回应而显得孤独,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萦绕,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状态的自嘲。尽管诗人努力吟唱,但是否能胜过往年,显得不确定,这反映出一种对自我创作能力的怀疑和对岁月的无奈。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则指出人生的无常,离别与重逢常常是不可预知的。诗人用月圆月缺的比喻,巧妙地将人际关系的变化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悟。

最后一句“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展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不辜负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在清冷的月光下,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细腻而富有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与时间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岁送清辉,冷落无人理:每年都有人在欣赏月光,但却冷落得无人问津,表达了孤独感。
  2. 未必今年胜去年,吟破骚人嘴:今年的创作未必会比去年更好,只是在反复吟唱中耗费了口舌。
  3. 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离别有时会相逢,但月亮的圆缺却没有固定的时间,暗示人生的无常。
  4. 若到明年见着他,莫负成全意:如果明年能见到那位朋友,就一定要珍惜这份缘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离合与月亮的圆缺相联系,增加了诗的意蕴。
  • 对仗:如“离别有时逢,圆缺无时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光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期盼,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珍惜人际关系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辉:象征着纯净、孤独的情感。
  • 圆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岁送清辉”中的“清辉”指什么?
    A. 清冷的月光
    B. 轻松的笑声
    C. 清澈的河水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光的珍惜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望

  3. 诗中提到的“圆缺”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人生的无常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夜泊牛津》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卜算子 其二》:两首诗均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直接地表现了思乡之情,而《卜算子 其二》则更多地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