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送鲫鱼鲙》

时间: 2024-12-29 20:23:07

君家一箸万钱𢬵,分我银丝侑客欢。

芳饵得来珍丙穴,金刀落处照辛盘。

腹空羞迫诗肩瘦,鳞活能生酒面寒。

玉手行厨如许巧,说教鱼婢学应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人送鲫鱼鲙
作者:杨巨源 〔唐代〕

君家一箸万钱,
分我银丝侑客欢。
芳饵得来珍丙穴,
金刀落处照辛盘。
腹空羞迫诗肩瘦,
鳞活能生酒面寒。
玉手行厨如许巧,
说教鱼婢学应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你家里的鲫鱼鲙价值不菲,我愿意把它分给朋友们,助兴添欢。美味的饵料捕来的珍贵鲫鱼,让我把金刀一落,鱼肉在盘中闪烁着光泽。肚子空空的我,羞愧地觉得诗写得太少,身体也愈发消瘦。活鱼在酒面上游动,像是在寒冷的酒水中生存。你这双巧手在厨房里如此灵巧,教鱼婢学习,想必是很难的。

注释:

  • :筷子,引申为餐具。
  • 银丝:指鲫鱼的肉质细腻,形似银丝。
  • 侑客欢:用鲫鱼来助兴,增添欢乐的气氛。
  • 芳饵:美味的鱼饵。
  • 珍丙穴:珍贵的鱼类栖息之处。
  • 金刀:厨师用来切鱼的刀。
  • 辛盘:盛鱼的盘子,辛可能指调料辛辣。
  • 鱼婢:指负责处理鱼的女仆。

典故解析:

鲫鱼在中国古代常被视为美味,尤其是在宴席中,代表着丰盛与欢庆。诗中提到的“银丝”和“金刀”则是对烹饪技巧与食材质量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烹饪艺术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小细节与饮食文化,尤其在宴饮题材中表现突出。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繁荣、饮食文化发达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社交习惯。

诗歌鉴赏:

《谢人送鲫鱼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以鲫鱼为切入点,展现了唐代宴饮文化的丰富多彩。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首句“君家一箸万钱”便引人入胜,直观地表达了鲫鱼的珍贵。随后,诗人描绘了从捕捉到烹饪的过程,芳饵、金刀等细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食的热情与敬仰。而“腹空羞迫”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尽管享受美食,但自身的清贫又让他倍感羞愧。最后两句则突出了厨艺的高超与难度,加深了对美食的珍视和对厨师的敬佩。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体现了唐代人对食物、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家一箸万钱:以夸张的手法表明鲫鱼的珍贵。
  • 分我银丝侑客欢:表达诗人愿意分享美味以增进友谊的心情。
  • 芳饵得来珍丙穴:描绘捕鱼的过程,展现食材的珍贵。
  • 金刀落处照辛盘:强调烹饪技巧的高超,鱼肉的美味。
  • 腹空羞迫诗肩瘦:自谦之情,反映内心的矛盾。
  • 鳞活能生酒面寒:描绘生鱼在酒面上的活力,增加生动感。
  • 玉手行厨如许巧:称赞厨师的高超技艺。
  • 说教鱼婢学应难:表达对厨艺的敬重。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君家一箸万钱”强调鲫鱼的珍贵。
  • 比喻:将鱼肉形容为“银丝”,生动形象。
  • 对仗:如“金刀落处照辛盘”,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鲫鱼的描写,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感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矛盾,展现了唐代人饮食文化的精致与友谊的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鲫鱼:象征着美味与丰盛。
  • 银丝:代表细腻与珍贵的食材。
  • 金刀:象征着高超的烹饪技巧。
  • 酒面:暗示饮酒的欢聚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是什么鱼?

    • A. 鲫鱼
    • B. 鲤鱼
    • C. 鳜鱼
    • D. 鳗鱼
  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A. 自豪
    • B. 羞愧
    • C. 忧伤
    • D. 喜悦

答案:

  1. A. 鲫鱼
  2. B. 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但更侧重于山水之美与隐逸生活的哲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关注于人际情感与家国情怀,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饮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