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诫》
时间: 2025-01-17 10:0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诫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白话文翻译:
我祖父的教诲铭刻在心,良好的谋略传给后代子孙。
只要勤奋努力不懈,名声自然会流传千古。
那些以媒介为耻的士人,尊重的应是仁爱与节俭的道理。
松柏难道不茂盛吗?桃李也在自我繁盛。
众人都在明察秋毫,而我却独自迷惘。
从老子那里得到教诲,口才出众却更要谨言慎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铭座右:铭刻于心,常常在心中记住。
- 嘉谋:良好的谋略。
- 媒衒:以媒介为耻,指那些依赖媒介而失去本质的人。
- 慈俭:仁爱和节俭。
- 察察:细致入微,观察得很清楚。
- 昏昏:迷惑不清的状态。
- 取训于老氏:从老子那里学习教诲。
典故解析:
- 老氏:指老子,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张自然、简朴、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云,号云卿,唐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是唐代文人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文化兴盛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勤奋、自律的强调,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修养的自我警醒。
诗歌鉴赏:
《自诫》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对社会风气的感慨。开篇以祖辈的教诲为引,强调良好道德和谋略的重要性,体现出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对后代的期望。接着,诗人提到勤奋努力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名声得以延续,反映出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中间几句提到社会风气,特别是对那些以媒介为耻的士人的批评,显示出诗人对当时士人文化的反思。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突显出仁爱和节俭的崇高价值。最后,诗人自述“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表达了对自身迷惑的反省,体现出深刻的自省精神。同时,引用老子的教义,强调在大辩论中更需谨言慎行,反映出一种道家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传达出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祖铭座右,嘉谋贻厥孙。
祖父的教诲铭刻在心,良好的谋略传承给后代。这里强调了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性。 -
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只要努力工作,名声自然会长久存在,表明了勤勉对成就的重要性。 -
媒衒士所耻,慈俭道所尊。
批评那些依靠媒介而失去本质的人,强调仁爱和节俭才是值得尊重的品质。 -
松柏岂不茂,桃李亦自繁。
松柏和桃李都是象征坚韧和繁荣的植物,暗示只要有好的品德,就会自我繁荣。 -
众人皆察察,而我独昏昏。
指出社会中人们的明智与自己迷惘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 -
取训于老氏,大辩欲讷言。
从老子的教诲中学习,强调口才出众的人更需谨言。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柏与桃李的比喻,象征着坚韧与繁荣。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体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提倡勤奋、仁爱与节俭,并在当时社会中反思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坚韧不拔的品德,常用于比喻持久的精神。
- 桃李:象征繁荣与生机,代表美好的品德与成果。
- 老氏:代表道家思想,强调自然与内心的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嘉谋”指的是什么?
- A. 不良的谋略
- B. 良好的谋略
- C. 传统的谋略
- D. 容易的谋略
-
诗中提到的“媒衒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崇尚仁爱的人
- B. 依赖媒介而失去本质的人
- C. 忍耐的人
- D. 追求名声的人
-
诗人在最后一句引用了谁的教诲?
- A. 孟子
- B. 老子
- C. 荀子
- D. 诸葛亮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孟郊的《游子吟》
诗词对比:
- 《自诫》与《登鹳雀楼》对比:两首诗都体现了个人努力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但《自诫》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社会风气的反思,而《登鹳雀楼》则强调了壮阔的景象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司空图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