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华先吐婵娟手,白茧生姿。不界乌丝。细作春光下剪迟。冰绡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香动南枝。两两同心照水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梅花的美丽景象,仿佛是瑶华的手先露出婵娟的姿态,洁白的花瓣宛如白茧般优雅,不受乌丝(即黑色的枝条)所限制。在春光明媚的时节,梅花的剪影显得特别柔美。像冰绡般的花瓣,怎能与之相比,似乎比霜雪更加丰腴。芬芳的香气飘散在南枝上,仿佛两朵花在水面上相互映照,心意相通。
注释:
- 瑶华:指精美的花,常用来形容梅花的清丽。
- 婵娟:形容女性美丽的姿态,这里用以比喻梅花的优雅。
- 白茧:形容梅花花瓣的纯白和优雅,像白色的茧一样。
- 乌丝:指黑色的枝条,象征着梅花的背景。
- 冰绡:形容梅花的花瓣像冰一样晶莹剔透。
- 霜肥:指花瓣的丰腴和饱满。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与纯洁,常常用作诗歌中的意象,特别是在寒冬中盛开的梅花,更是表达了高洁的品格。诗中提及的“南枝”则可能指代梅花的生长环境,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昌盛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罗敷媚 瓶中纸梅花二首 其一》以梅花为题材,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诗人细腻的情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形态与气质具体化,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深切喜爱,仿佛梅花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与诗人内心情感共鸣的存在。
全诗用词讲究,意象丰富,尤其是“瑶华”与“白茧”的对比,让人联想到梅花孤傲的气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梅花在寒冬中依然绽放的坚韧精神。此外,诗中描绘的“香动南枝”则让人联想到梅花的芬芳四溢,仿佛在春风中弥漫,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在细腻的描写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又高洁的情感,仿佛是在呼唤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华先吐婵娟手:梅花像瑶华般美丽,优雅地绽放。
- 白茧生姿:洁白的花瓣宛如白茧,显得端庄。
- 不界乌丝:在黑色的枝条中依然突出,显得独特。
- 细作春光下剪迟:在春光明媚的时节,梅花的剪影显得特别柔美。
- 冰绡片片那能似,似得霜肥:花瓣如冰,晶莹剔透,似乎比霜雪更加丰腴。
- 香动南枝:芬芳四溢,飘散在南枝上。
- 两两同心照水时:仿佛两朵花在水面上相互映照,心意相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瑶华”、“白茧”比喻梅花之美。
- 拟人:梅花被赋予人的情感,体现出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传递出一种高洁、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华:象征美丽与珍贵。
- 冰绡:象征纯净与清新。
- 南枝:象征温暖与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华”比喻什么?
- A. 玫瑰
- B. 梅花
- C. 荷花
-
诗中提到的“冰绡”形容了梅花的什么特征?
- A. 颜色
- B. 香气
- C. 形态
-
诗中“香动南枝”意指什么?
- A. 梅花的芬芳
- B. 枝条的美丽
-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梅花的美丽,但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而屈大均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梅花带来的清新气息和优雅的形态。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