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媚 碧桃》

时间: 2025-01-10 06:28:33

洗红尽褪夭夭色,雪粉犹多。

不肯颜酡。

浓淡胭脂总笑他。

看朱成碧朦胧甚,只为相思。

不见红儿。

化作瑶华怎得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敷媚 碧桃》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洗红尽褪夭夭色,雪粉犹多。
不肯颜酡。浓淡胭脂总笑他。
看朱成碧朦胧甚,只为相思。
不见红儿。化作瑶华怎得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思念。诗中说,花瓣上的红色已经洗去,褪成了淡淡的颜色,但脸上的雪白粉妆仍然不少。她不愿意脸上泛起红晕,浓淡的胭脂都在取笑她。看着朱红色的花朵变成了朦胧的碧色,只是因为思念的缘故。没有见到那红色的花儿,化作瑶华的心情又怎能知道?

注释

  • 洗红:指花瓣的红色被洗去,暗喻情感的消逝或变化。
  • 夭夭色:形容花朵的娇艳色彩。
  • 雪粉:形容女子的妆容,粉妆雪白。
  • 颜酡:指面色泛红。
  • 浓淡胭脂:指不同程度的妆容,反映内心的矛盾。
  • 朱成碧:指花色的变化,象征情感的变迁。
  • 瑶华:指美丽的花朵,象征思念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年-1620年),字子美,号青峦,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罗敷媚 碧桃》创作于明代,那个时期诗人们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此诗正是通过“碧桃”这一意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碧桃”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关于思念与情感变化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色的变化与内心情感的纠葛。开头的“洗红尽褪夭夭色”便揭示了情感的失落与伤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美好已成追忆。接着的“雪粉犹多”则暗示着表面上的妆容仍然光鲜,但内心的情感却无处遁形。“不肯颜酡”显示了诗人对于情感的压抑和掩饰,然而“浓淡胭脂总笑他”又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诗的下半部分通过“看朱成碧朦胧甚”,描绘了思念的模糊与无奈。朱红的花朵变成了朦胧的碧色,这正是思念带来的情感变化,思念的滋味总是带着点苦涩。最后一句“不见红儿,化作瑶华怎得知”,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化作瑶华的心情,似乎在追问失去的爱情如何才能被感知。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考,充满了感伤而又美丽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洗红尽褪夭夭色:花的红色已经被洗去,暗示情感的褪去。
  2. 雪粉犹多:妆容依旧,但内心的情感却已不同。
  3. 不肯颜酡:不愿意显露出真实的情感。
  4. 浓淡胭脂总笑他:妆容的浓淡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5. 看朱成碧朦胧甚:花的颜色变化象征着情感的模糊。
  6. 只为相思:思念是情感变化的根源。
  7. 不见红儿:无奈未见思念的对象。
  8. 化作瑶华怎得知:失去的美好如瑶华般难以捉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碧桃”象征思念的对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胭脂赋予情感,表现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花色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情感的怀念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桃:象征美好与思念。
  • 红色:代表热烈的情感。
  • 胭脂:反映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妆容。
  • 瑶华:象征失去的美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洗红尽褪夭夭色”意指什么?

    • A. 花朵的颜色变淡
    • B. 思念的苦涩
    • C. 内心的喜悦
  2. “浓淡胭脂总笑他”中的“他”指的是谁?

    • A. 花儿
    • B. 诗人自己
    • C. 思念的对象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思念与情感的变化
    • C. 爱情的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桃花扇底风》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本诗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加奔放,而屈大均则显得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