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罗敷媚
作者: 宁调元 〔清代〕
此身争比双飞燕,来是春深。
去是秋深。犹自年年返故林。
悠悠天意无凭准,更漏沉沉。
花信沉沉。问息寻消直到今。
白话文翻译:
这身影与双飞的燕子相比,何其渺小,
来到这里是春天的深处,
离去时却是秋天的深处。
年年仍旧回到故乡的林间。
悠悠的天意没有确切的准则,
时间在悄然流逝。
花信已然沉沉无声。
我问息寻求消逝的时光,直到如今。
注释:
- 双飞燕:形容燕子双双飞舞,代表自由与欢快。
- 年年返故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年年回归故土。
- 悠悠天意:指天意的无常和不可捉摸。
- 更漏沉沉:更漏指古代计时的漏壶,沉沉暗指时间的流逝。
- 花信:指花开的消息,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宁调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婉约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达了对自然轮回与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人通过春秋的更替,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对故乡的依恋。
诗歌鉴赏:
《罗敷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首句“此身争比双飞燕”,用燕子作为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归属的追寻。春天与秋天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迁,引发了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中“悠悠天意无凭准”,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似乎天意难测,人生如梦,无法把握。后半部分“更漏沉沉”与“花信沉沉”形成呼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沉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春秋更替中的哲理思考。通过对燕子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真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身争比双飞燕:表达自己渺小的存在感,与自由飞翔的燕子形成鲜明对比。
- 来是春深。去是秋深:春秋的交替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犹自年年返故林:尽管时光流逝,但心中对故乡的向往始终不变。
- 悠悠天意无凭准:对命运的无奈感叹,感受到不确定性。
- 更漏沉沉:时间在流逝,沉重的感觉让人感到无力。
- 花信沉沉:春天的到来似乎已无声无息,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问息寻消直到今:诗人追寻逝去的时间,感到无尽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子”比喻自由与灵动,反衬自己。
- 对仗:如“来是春深,去是秋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时间和花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主题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人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飞燕:象征自由与快乐。
- 春深:代表生机与希望。
- 秋深:象征凋零与寂静。
- 故林:代表归属与怀念。
- 花信:象征生命的轮回与美好时光的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此身争比双飞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由的渴望
- B. 对生命的无奈
- C. 对故乡的怀念
-
“悠悠天意无凭准”中的“天意”指代什么?
- A. 自然法则
- B. 命运的无常
- C. 人的选择
-
诗中提到的“花信”象征着什么?
- A. 时光的流逝
- B. 春天的到来
-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与故乡思念的情感。
- 《静夜思》李白:通过月亮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与《罗敷媚》中“花信沉沉”都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但前者更具直接的思乡情感,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现更为细腻的情绪。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风格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宁调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