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01 15:49:02

侬是江南游冶子。

鸟帽青鞋,行乐东风里。

落尽杨花春满地。

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

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

万顷湖光歌扇底。

一声催下相思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赵孟頫 〔元代〕

侬是江南游冶子。 鸟帽青鞋,行乐东风里。 落尽杨花春满地。 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兰舟人欲醉。 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 万顷湖光歌扇底。 一声催下相思泪。

白话文翻译:

我是江南的游历者。 戴着鸟形的帽子,穿着青色的鞋子,在春风中快乐地行走。 杨花落尽,春天铺满了大地。 茂密的芳草让人感到千里之外的忧愁。 被人扶上兰舟,人快要醉了。 日落时分的青山,与双眉相映,显得翠绿。 广阔的湖光在歌扇下闪烁。 一声呼唤,催下了相思的泪水。

注释:

  • 侬:我。
  • 游冶子:游历者。
  • 鸟帽青鞋:指戴着鸟形的帽子,穿着青色的鞋子。
  • 行乐东风里:在春风中快乐地行走。
  • 落尽杨花春满地:杨花落尽,春天铺满了大地。
  • 萋萋芳草愁千里:茂密的芳草让人感到千里之外的忧愁。
  • 扶上兰舟人欲醉:被人扶上兰舟,人快要醉了。
  • 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日落时分的青山,与双眉相映,显得翠绿。
  • 万顷湖光歌扇底:广阔的湖光在歌扇下闪烁。
  • 一声催下相思泪:一声呼唤,催下了相思的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描绘了江南春景,表达了游历者对美景的陶醉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孟頫游历江南时期,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者在春风中的快乐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诗中“落尽杨花春满地”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隐含了时光易逝的哀愁。而“萋萋芳草愁千里”则进一步以芳草象征远方的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结尾的“一声催下相思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游历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春景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侬是江南游冶子”:诗人自称为江南的游历者,表达了游历江南的愉悦心情。
  2. “鸟帽青鞋,行乐东风里”:描绘了游历者的装束和在春风中快乐行走的情景。
  3. “落尽杨花春满地”:通过杨花的落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
  4. “萋萋芳草愁千里”:以芳草象征远方的思念,表达了游历者的忧愁。
  5. “扶上兰舟人欲醉”:描绘了游历者被扶上兰舟,即将醉倒的情景。
  6. “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通过日暮时分的青山与双眉相映,展现了美景的迷人。
  7. “万顷湖光歌扇底”:描绘了广阔的湖光在歌扇下闪烁的壮丽景象。
  8. “一声催下相思泪”:通过一声呼唤,表达了游历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鸟帽青鞋”比喻游历者的装束,“萋萋芳草”比喻远方的思念。
  • 拟人:如“落尽杨花春满地”中的“落尽”赋予杨花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日暮青山,相映双蛾翠”中的“日暮”与“相映”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江南春景为背景,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对远方思念的表达,展现了游历者的愉悦心情和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 杨花: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
  • 芳草:象征远方的思念和忧愁。
  • 青山:象征美景的迷人。
  • 湖光: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尽杨花春满地”一句,杨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光的流逝 C. 远方的思念 D. 美景的迷人

  2. 诗中“萋萋芳草愁千里”一句,芳草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时光的流逝 C. 远方的思念 D. 美景的迷人

  3. 诗中“一声催下相思泪”一句,表达了游历者的什么情感? A. 愉悦心情 B. 深切思念 C. 忧愁 D. 陶醉

答案: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描绘江南春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孟頫的《蝶恋花》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描绘了江南春景,但赵孟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美景的陶醉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