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晦公见寄七律》

时间: 2025-01-01 16:13:32

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

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晦公见寄七律 苏曼殊 〔近代〕 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白话文翻译: 整理禅心,静坐于镜台之前,沾满泥土的残絮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愁。湘江的琴弦上洒满了胭脂般的泪水,香火在劫难之后重新燃起。

注释:

  • 禅心:指修禅时的心境。
  • 侍镜台:指静坐于镜台之前,进行自我反省。
  • 沾泥残絮:比喻残破不全的事物,此处指心中的哀愁。
  • 湘弦:指湘江的琴弦,比喻悲伤的音乐。
  • 胭脂泪:比喻女子悲伤的泪水。
  • 香火:指供奉神佛的香火。
  • 劫后灰:指灾难之后的残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人生波折后的心境。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曼殊在读到晦公的寄诗后所作,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感悟和对宗教信仰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禅心”、“镜台”、“沾泥残絮”、“湘弦”、“胭脂泪”、“香火”、“劫后灰”等意象,描绘了作者在经历人生苦难后的心境。诗中“收拾禅心侍镜台”表达了作者试图通过禅修来平静内心的愿望,而“沾泥残絮有沉哀”则揭示了内心的深重哀愁。后两句“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则通过音乐和宗教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的超越和对新生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苏曼殊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收拾禅心侍镜台”:作者试图通过禅修来整理内心的纷乱,静坐于镜台之前进行自我反省。
  2. “沾泥残絮有沉哀”:心中的哀愁如同沾满泥土的残絮,深重而难以摆脱。
  3. “湘弦洒遍胭脂泪”:悲伤的音乐如同湘江的琴弦上洒满了胭脂般的泪水,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4. “香火重生劫后灰”:在经历灾难之后,香火重新燃起,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沾泥残絮”比喻内心的哀愁,“湘弦洒遍胭脂泪”比喻悲伤的音乐。
  • 象征:“香火重生劫后灰”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人生苦难后的心境,通过禅修、音乐和宗教的象征,展现了作者对苦难的超越和对新生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禅心:修禅时的心境,象征内心的平静。
  • 镜台:自我反省的象征。
  • 沾泥残絮:内心的哀愁。
  • 湘弦:悲伤的音乐。
  • 胭脂泪:女子悲伤的泪水。
  • 香火:宗教信仰的象征。
  • 劫后灰:灾难之后的残余,象征希望和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沾泥残絮”比喻什么? A. 内心的哀愁 B. 残破的事物 C. 泥土 D. 残絮 答案:A

  2. “湘弦洒遍胭脂泪”中的“湘弦”指什么? A. 湘江的琴弦 B. 悲伤的音乐 C. 胭脂 D. 泪水 答案:B

  3. “香火重生劫后灰”中的“香火”象征什么? A. 宗教信仰 B. 香火 C. 灾难 D. 新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曼殊的其他诗作,如《本事诗十首·选二》。
  • 其他近代诗人的作品,如鲁迅的《自题小像》。

诗词对比:

  • 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与本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有相似之处。
  • 鲁迅的《自题小像》与本诗在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上有对比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
  • 《中国近代诗歌选》
  • 《鲁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