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1:16:07

旦辞文明门,回首望宫阙。

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

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

扁舟指吴云,离梦萦燕月。

虽怀归乡欢,复怆知己别。

裁诗寄悠悠,感念深至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二首 其一
作者: 刘基

旦辞文明门,回首望宫阙。
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
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
扁舟指吴云,离梦萦燕月。
虽怀归乡欢,复怆知己别。
裁诗寄悠悠,感念深至骨。

白话文翻译:

早晨离开文明之门,回头望向宫阙。
长长的云彩环绕着蓬莱,烟雾中显得朦胧而浓厚。
我们之间的距离不像崇朝那样近,仿佛隔着深渊和海洋。
小舟指向吴地的云朵,离别的梦萦绕着燕子与明月。
虽然心中怀有归乡的欢愉,却又因别离的知己而感到伤感。
我写下这首诗,寄托着无尽的思念,感念情谊深入骨髓。

注释:

字词注释:

  • 文明门:指都城的门,象征着离开繁华的中心。
  • 宫阙:宫殿的高阔建筑,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和美好的归宿。
  • 杳:遥远的样子,形容距离之远。
  • 溟渤:指深海,形容隔得极远。
  • 扁舟:小船,象征简朴的出行方式。
  • 燕月:春天的燕子和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好的记忆。
  • 裁诗:写诗,表达情感的方式。

典故解析:

  • 蓬莱:源于古代神话,常用来象征理想化的境地。
  • 燕月:源于古诗中常用来描述离别时的凄美情景,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散文和戏曲闻名,风格清新、洒脱,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基晚年,时局动荡,个人经历离别与思乡情绪,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惦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开篇即以“旦辞文明门”展现了诗人早晨离开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惆怅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回首望宫阙”描绘出诗人对往日辉煌的回忆,那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回归的无奈。

“长云拥蓬莱,烟雾中滃郁”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境地,蓬莱象征着美好的归宿,而烟雾则暗示着现实的复杂和困惑。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心理。

后面的“相去不崇朝,杳若隔溟渤”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遥远和无奈,扁舟指向吴云,更加突显了离愁别绪。最后,诗人感慨知己的别离和归乡的欢愉之间的矛盾,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值得我们深思与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旦辞文明门:早晨离开繁华的都市。
  • 回首望宫阙:回头看向皇宫,象征着不舍与怀念。
  • 长云拥蓬莱:云彩环绕着理想的仙境。
  • 烟雾中滃郁: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而复杂。
  • 相去不崇朝:与友人相隔甚远。
  • 杳若隔溟渤:距离如同深海般遥远。
  • 扁舟指吴云:小舟驶向吴地,象征着对未来的追寻。
  • 离梦萦燕月:离别的梦中常有燕子与月亮的影子。
  • 虽怀归乡欢:心中有归乡的欢愉。
  • 复怆知己别:却因朋友的离别而感到伤感。
  • 裁诗寄悠悠:写下诗歌寄托思念。
  • 感念深至骨:情感深厚,刻骨铭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环绕的情感。
  • 对仗:如“旦辞文明门,回首望宫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思念赋予生命,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与对故乡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明门:象征繁华与离开。
  • 宫阙:代表权力与荣耀,亦是对过往的怀念。
  • 蓬莱:理想的仙境,象征着追求与向往。
  • 小舟:象征着单纯的出行与对未来的期许。
  • 燕月:象征美好的回忆与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明门”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自然景观
    • B. 都城的门
    • C. 诗人的家乡
    • D. 书院
  2. “长云拥蓬莱”中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地
    • C. 朋友
    • D. 归乡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欢愉
    • B. 愤怒
    • C. 思念与离愁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刘基与李白在表达离愁时,刘基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常用豪放的笔调,二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