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
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
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柳树在御沟旁轻轻摇动,威严的身影缓缓走在堤岸上。
城墙的角落,太阳尚未升起,山色在细雨过后刚刚放晴。
黄莺在传令声中躲避,花儿在府署前显得格外明亮。
案几上堆满了文书,却更显得有高尚的情操。
注释:
- 柳动:柳树轻轻摇动。
- 御沟:皇宫附近的水沟。
- 威迟:威严而缓慢。
- 城隅:城墙的角落。
- 日未过:太阳尚未升起。
- 雨初晴:细雨刚刚停,天色放晴。
- 莺避传呼:黄莺因传令声而躲避。
- 花临府署:花儿在府署前盛开。
- 簿书盈几案:文书堆满了案几。
- 高情:高尚的情操。
典故解析:
- 御沟:古代皇宫的水沟,为皇权象征。
- 莺: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生机,传达春日的美好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因其气节和才华被后人称颂。他的诗风以清新、质朴著称,同时也具有讽刺和批判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背景反映了唐代政治环境与社会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开头两句用“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柳树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则进一步渲染了晨光与山色交融的宁静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两句中,莺鸟的飞动与花卉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蓬勃。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诗人案几上堆满文书形成对比,显示出他在繁忙工作中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情与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清新高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动御沟清:描绘春天的柳树轻轻摇动,水清澈的景象。
- 威迟堤上行:威严的人物缓缓走在堤岸上,暗示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城隅日未过:城墙的角落,早晨的阳光还未照耀。
- 山色雨初晴:细雨过后,山的颜色变得清新明亮。
- 莺避传呼起:黄莺因传令声而躲避,表现春天的生动。
- 花临府署明:花儿在府署前盛开,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美好。
- 簿书盈几案:案几上满是文书,表现出诗人的生活忙碌。
- 要自有高情:尽管忙碌,诗人依旧保持高尚的情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的情感,增强诗意。
- 拟人:如“柳动”,赋予无生命物体以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反映了他在繁忙生活中仍然保持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晨光: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花:象征美好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簿书盈几案”中的“簿书”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文书
- C. 工具
- D. 衣物
-
诗中出现了哪种鸟?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 D. 鹦鹉
答案:
- C. 春季
- B. 文书
- B. 黄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忧愁。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草的描写,表现离别之情,与刘禹锡的清新气息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 《刘禹锡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