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

时间: 2025-01-17 09:42:23

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雷雨江山起卧龙,
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
今夜初闻长乐钟。

白话文翻译:

雷雨交加的江山中,卧龙(指诸葛亮)似乎在蓄势待发。武陵的樵夫(我)追寻着仙人的踪迹。十年来我在楚水的枫树林下生活,今晚第一次听到了长乐宫的钟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因其才智如龙,卧而不显。
  • 樵客:砍柴的人,这里指代诗人自己,暗示其隐逸的生活。
  • :轻轻地走,形容悄然跟随。
  • 楚水:指楚地的水,诗中指代长江流域。
  • 长乐钟:长乐宫的钟声,长乐宫是唐代的一处宫殿。

典故解析:

  •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寓意聪明才智和战略谋略。诗中提及,暗示着对历史人物及其智慧的敬仰。
  • 武陵樵客: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隐逸与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内容多涉及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政治时事。刘禹锡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倡诗歌的现实主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和甲午年,诗人身处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心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交织,反映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雷雨江山”开篇,展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仿佛在描绘自然的壮丽与力量。接着,诗人自称“武陵樵客”,将自己比作隐逸的樵夫,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十年的世事浮沉后,他终于在今夜听到了长乐钟声,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感悟,也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中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悠久的思考。同时,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共鸣。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示了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雷雨江山起卧龙:描绘了自然的动荡与历史人物的潜力,暗示着未来的变化。
  2. 武陵樵客蹑仙踪:自比隐者,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十年楚水枫林下:回忆过去的生活,时间的流逝带来深沉的思考。
  4. 今夜初闻长乐钟:钟声的响起象征着对现实的觉醒与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樵客,暗示隐逸与追求自然的生活。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智慧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与人生哲学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雨:象征着动荡与变化。
  • 卧龙:象征着智慧与才华。
  • 樵客:象征着隐逸与自然。
  • 长乐钟:代表着历史与现实的回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禹锡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长乐钟”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长乐宫的钟声
    • C. 一种钟表
    • D. 诗人的家乡钟声
  3. “武陵樵客”是借用自哪个著名的文学作品?

    • A. 《红楼梦》
    • B. 《桃花源记》
    • C. 《庐山谣》
    • D. 《离骚》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诸君子》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刘禹锡则更具历史感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这些材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刘禹锡的诗歌及其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