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昼叉》
时间: 2025-01-04 08:5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昼叉
作者: 邓潜 〔近代〕
燕尾形分,鹅溪幅挂,焚香正袅窗纱。
拣来湘竹,装点玉钩斜。
一轴红丝小绊,麻姑样鸟爪全抓。
鸥波馆么鬟笑捧,名字混双鸦。
看花。如雾里,烟云过眼,老作生涯。
展清风四壁,高处寻他。
坐我溪山杳霭,疑幽火,误照鱼叉。
题诗好,温郎手捷,冰柱赛刘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优雅的环境,燕尾形的窗帘和鹅溪边的画幅,香气袅袅的香炉旁,窗纱轻轻摇曳。作者挑选湘竹来装点斜挂的玉钩,红丝的轻绊如同麻姑的鸟爪一般抓住了眼光。鸥波馆里的笑声似乎与双鸦的名字混在了一起,观看花朵的情景就像雾气笼罩,烟云在眼前飘过,似乎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展现的清风四面八方,想要在高处寻找某个身影。坐在溪山的迷雾中,疑似幽火照亮了鱼叉。题诗的技巧好,温郎的手法灵巧,冰柱般的作品与刘家的作品相媲美。
注释:
- 燕尾:指一种窗帘的形状,像燕子的尾巴。
- 鹅溪:可能是指一条河流,象征柔美的自然环境。
- 焚香:点燃香料,常用于营造优雅的气氛。
- 湘竹:特指湘江流域的竹子,象征清雅。
- 麻姑: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代表长寿和美好。
- 鸥波馆: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鸥鸟在此飞翔。
- 幽火:形容模糊而神秘的光线,暗示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潜,近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满庭芳 昼叉》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优雅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 昼叉》以清新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词通过层层叠叠的意象,构建出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窗纱轻飘,香气四溢,湘竹斜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风景如画的世界。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沉思,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流逝,表现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这种结合使整首词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思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尾形分,鹅溪幅挂:通过窗帘和画幅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优雅的环境。
- 焚香正袅窗纱: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气氛,香气缭绕。
- 拣来湘竹,装点玉钩斜:象征清新灵动的湘竹装点着环境。
- 一轴红丝小绊: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 麻姑样鸟爪全抓:比喻细致的工艺,充满灵气。
- 鸥波馆么鬟笑捧:描绘了欢乐的场景,笑声和鸥鸟交织。
- 名字混双鸦:暗示人间的繁杂。
- 看花。如雾里,烟云过眼,老作生涯:感叹花开花落,人生如梦。
- 展清风四壁,高处寻他:想要在清风中寻找某种存在。
- 坐我溪山杳霭,疑幽火,误照鱼叉:自然与内心的交融,迷雾中的思考。
- 题诗好,温郎手捷,冰柱赛刘家:对诗人技艺的赞美,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丰富的意境。
- 拟人:通过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类的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用词上讲究对仗,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燕尾:象征优雅与美好。
- 湘竹:代表着清新与灵动。
- 焚香:表达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 鸥波:象征自由和欢乐。
- 雾:暗示迷茫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自然元素?
- A. 水
- B. 风
- C. 花
- D. 竹
-
“焚香正袅窗纱”中“正袅”指的是什么?
- A. 香气弥漫
- B. 香炉冒烟
- C. 窗纱飘动
- D. 温度适中
-
诗中提到的“麻姑”代表了什么?
- A. 美好
- B. 长寿
- C. 自然
- D. 快乐
参考答案: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绘春天美景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邓潜: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不同,李白更多的是豪放而奔放,邓潜则细腻而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邓潜相关研究论文及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