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尽说烟消》
时间: 2025-01-06 12:00: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是无明。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迷难晓难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营。
同流听嘱咐,是非休辩,人我休争。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神和清洁真形。
灵灵语,蓬莱阆苑,三岛是前程。
白话文翻译
大家都在谈论烟消云散,火焰熄灭,所触及的事物皆是无明无知。
不知不觉中,如何才能离开众生的烦恼?
道理本易于行走与理解,可是心灵迷惑,难以理解,难以实践。
心魔阻碍,未能成就大善,因此内心无法安宁。
随波逐流听从他人的教诲,休要争辩是非,人我之间也不必争执。
叹息那些如同行尸走骨的人,何来荣辱之分?
应急救护自己性命,保持心神清明,才能显现真我的形象。
灵动的言语,如同蓬莱仙境,三岛便是未来的前程。
注释
- 烟消:烟雾消散,比喻事情的结束。
- 火灭:火焰熄灭,象征着热情或烦恼的消失。
- 无明:无知,迷惑,不明事理。
- 方寸:心中、内心。
- 同流:随波逐流,与他人同样。
- 行尸走骨:比喻没有灵魂、没有生气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于宋代,作者不详,可能是道教或佛教的修行者,专注于心灵和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心灵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烟消火灭”的描写,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与迷惑。开头两句以“烟消”和“火灭”为引子,暗示生活中一切烦恼和执念终将消失,然而人们却往往沉迷于无明之中,无法自拔。接下来的句子更是直指心灵的迷惑,强调了道理的简单与个人实践的复杂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心魔障,未成大善”,深刻剖析了内心的困扰,说明即使道理再明了,如果内心不清净,依然难以成就。接着,诗人呼吁人们放下是非争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部分提及“急救自家性命”,强调了自我修行的重要性,保持心神的清洁与灵动,才能通往理想的境界,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不仅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也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人们都在谈论事情的结束和烦恼的消散。
- 触来总是无明:触及的事物最终都是对真理的无知。
-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在无意识中,如何才能摆脱众生的烦恼?
-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迷难晓难行:道理本是容易理解和实践的,但心灵的迷惑让人难以做到。
-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营:内心的魔障让人未能成就善事,无法安定内心。
- 同流听嘱咐,是非休辩,人我休争:随波逐流地听从他人的教诲,休要争辩是非,人与人之间不必争执。
-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感慨那些如同行尸走骨的人,荣辱何足挂齿。
- 急救自家性命,神和清洁真形:应急救护自己的生命,保持心神的清洁,才能显现真实的自我。
- 灵灵语,蓬莱阆苑,三岛是前程:灵动的言辞就如同仙境,理想的未来就在前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无明”比作烟雾,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迷惑和无知的状态。
- 对仗:如“荣辱”与“行尸走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复:反复强调心魔和自我救助的重要性,强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内心的迷惑与追求清净,对世俗争执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修行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消:象征着烦恼的消散与无常。
- 火灭:象征着热情的消失。
- 心魔:指内心的各种阻碍与困扰。
- 蓬莱阆苑:代表理想的境界与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烟消”的含义是什么?
- A. 烟雾消散,象征烦恼消失
- B. 烟雾浓厚,象征热情未减
- C. 烟雾缭绕,象征人生复杂
-
诗人如何看待是非争辩?
- A. 应该积极参与
- B. 休要争辩
- C. 只听从他人的意见
-
“急救自家性命”强调了什么?
- A. 忽略他人
- B. 重视内心修行
- C. 追求世俗的成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无题》by 李商隐进行比较,探讨对生命和内心的认知与追求的相似性与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