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令狐秀才赴举》
时间: 2025-01-01 13:4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令狐秀才赴举
作者: 李逢吉 〔唐代〕
子有雄文藻思繁,
龆年射策向金门。
前随鸾鹤登霄汉,
却望风沙走塞垣。
独忆忘机陪出处,
自怜何力继飞翻。
那堪两地生离绪,
蓬户长扃行旅喧。
白话文翻译:
这位年轻的学子文才出众,才思敏捷,
年纪轻轻便向科举金榜进发。
他曾与仙鹤同行,直上云霄,
如今却只见风沙漫天,边塞荒凉。
我独自回忆与他同在的日子,
感叹我无力再续前缘。
真是难忍两地分离的愁绪,
蓬门紧闭,行旅的喧嚣让我无法安宁。
注释:
- 雄文:指才华出众的文章。
- 藻思:指文才和思考。
- 龆年:形容年轻。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射策是指考试的内容。
- 金门:指科举的殿堂,金榜题名的地方。
- 鸾鹤:比喻高人,指修身齐家的士人。
- 塞垣:指边境的城墙,象征离别和孤独。
- 忘机:指无所用心,心无旁骛。
- 蓬户:指简单的草房,常象征贫贱与简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逢吉,唐代诗人,字孟郊,生于晚唐,曾任职于朝廷。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怀、送别及山水为主题,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令狐秀才赴京应试时的作品,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不舍之情,体现了当时科举制度对士人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送令狐秀才赴举》是李逢吉在送别友人时所作,整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与对离别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令狐秀才的才华,显示了他在年轻时便有着出众的文采和对科举的渴望,典型的士子气质。接下来的两句则用“鸾鹤”形象化地表达了对未来前途的向往与期待,但随即又被“风沙走塞垣”的意象所打断,象征着现实的无情与离别的苦涩。
中间的几句则通过“独忆”和“自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无力感的叹息,诗人深感离别的痛苦,充分展现了士人对于友谊与前途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蓬户长扃行旅喧”,用“蓬户”象征简陋的生活状态,而“行旅喧”则强调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即将到来的别离的深切感慨,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有雄文藻思繁:赞美令狐秀才的才华出众。
- 龆年射策向金门:描述他年轻时已努力参加科举考试,渴望金榜题名。
- 前随鸾鹤登霄汉:比喻他曾与高人共游,理想高远。
- 却望风沙走塞垣:现实的困境与离别的景象,反衬理想的遥不可及。
- 独忆忘机陪出处:回忆与他一起的时光,表达怀念与无所用心。
- 自怜何力继飞翻:自感无力再续前缘,感慨无能为力。
- 那堪两地生离绪:难以承受两地分离带来的愁苦。
- 蓬户长扃行旅喧:简单的生活环境与外界的喧闹形成对比,增加内心的孤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象化,采用“鸾鹤”与“风沙”的对比。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情感,使离别的痛苦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令狐秀才的赞美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诗歌的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人,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文:象征智慧与才华。
- 鸾鹤:象征高雅与理想。
- 风沙:象征艰难与困境。
- 蓬户:象征简单与贫苦,代表诗人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雄文”指的是什么?
- A. 强壮的身体
- B. 出众的才华
- C. 美丽的风景
- 答案:B
-
“风沙走塞垣”中“塞垣”主要象征什么?
- A. 边塞的遥远
- B. 离别的痛苦
- C. 生活的简单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鸾鹤”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友人的离去
- B. 诗人的孤独
- C. 高人的理想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维
- 《送别》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友谊的深厚。
- 李白《送别》:则以豪放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逢吉诗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与古诗词分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