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

时间: 2025-01-04 10:30:01

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

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归
作者:韦庄 〔唐代〕

暖丝无力自悠扬,
牵引东风断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
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野岸樱还熟,
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
子期凋谢吕安亡。

白话文翻译:

暖风轻柔地吹拂着,似乎无力却又悠扬,
牵动着东风,令人思念的情愫如同割断了游子的心肠。
在外地看见花开,只感到无尽的寂寞,
在异乡听到音乐,更是感到凄凉。
野岸的樱花已经成熟,
回归的小路上草色又变得芳香。
如果能够回到故乡,那该多好,
但子期已凋谢,吕安也已逝去。

注释:

  • 暖丝:指温暖的春风。
  • 悠扬:形容声音或风的轻柔而流畅。
  • 断客肠:形容因思乡而感到心痛。
  • 外地:指生疏的地方。
  • 寂寞:孤独,无人陪伴的状态。
  • 异乡:不同于故乡的地方。
  • 红垂:指盛开的樱花,红色的花瓣下垂。
  • 回汀:指回到那条小路。
  • :花香、草香。
  • 子期吕安:古代著名音乐家,子期因友人伯牙的逝去而悲伤,吕安则因友人去世而感到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华,号纡斋,晚唐时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以清新、优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情感和风景。

创作背景:

《思归》写作于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之际,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逝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思归》是一首充满乡愁和感伤的诗作,韦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暖丝无力自悠扬”,描绘了春风的温柔,却也暗示了游子心中无力的感受。随之而来的“牵引东风断客肠”,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游子的肠肚因思念而断裂,体现出深切的情感。

第二联“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则通过对比展示了游子在异乡的心境。即使看见花开、听见音乐,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接下来的描写“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则是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樱花和青草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然而这种美景又让人更加思念故乡。

最后两句“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以及对友人逝去的哀伤,子期与吕安的典故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更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韦庄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友谊的追忆,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暖丝无力自悠扬:春风温暖而轻柔,像是无力却悠扬的音乐,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2. 牵引东风断客肠:东风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令人痛苦不已。
  3. 外地见花终寂寞:在异乡即使看见花开,也只能感到孤独。
  4. 异乡闻乐更凄凉:在异乡听到音乐,更加令人感到凄凉。
  5. 红垂野岸樱还熟:描述了故乡盛开的樱花,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的记忆。
  6. 绿染回汀草又芳:描绘了故乡小路上的绿草,生机盎然。
  7. 旧里若为归去好:表达了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8. 子期凋谢吕安亡:提到古代音乐家,表现出对友人逝去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悠扬的音乐,形象生动。
  • 对仗:两联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花、草、风等意象交替出现,渲染了诗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逝去友谊的惋惜,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人情冷暖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暖丝:象征春天的温暖,代表希望与柔情。
  2. 东风:象征思念之情,连接着故乡与异乡。
  3. :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故乡的美好回忆。
  4. :象征生机与希望,唤起对故乡自然的向往。
  5. 子期、吕安:古代音乐家,象征友情的珍贵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暖丝”指的是什么? A. 冷风
    B. 暖风
    C. 雨水
    D. 阳光

  2. “外地见花终寂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D. 无奈

  3. 子期与吕安代表了什么? A. 友情的珍贵
    B. 亲情的温暖
    C. 爱情的甜美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愁》:余光中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思归》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感,而后者则在思乡中融入了对友谊的追忆,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