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花子
未到分携已断肠。
多欢多怨是清狂。
直到而今翻念旧,
枉思量。
水盼兰情何处觅,
罗屏镜槛两难忘。
已是清秋还寂寞,
恨茫茫。
白话文翻译:
在分别之前就已经心如刀绞,
欢笑与怨恨交织,真是情深意重。
直到如今我还在回忆旧事,
徒然思量。
水波潋滟,我在何处寻找兰花的情意?
罗屏和镜槛之间,两样情景都难以忘怀。
如今已是清秋,心中却依旧感到寂寞,
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怨恨。
注释:
- 未到分携:指还未到分别的时刻。
- 断肠:形容心中极为悲伤,痛苦至极。
- 清狂:这里指的是因情感而产生的疯狂与痴迷。
- 翻念旧:指回忆过去的事情。
- 水盼兰情:水波在期待着兰花的情意,象征思念。
- 罗屏镜槛:指罗纱屏风和镜子,隐喻美好的回忆与难忘的情感。
- 恨茫茫:心中充满无尽的怨恨与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仲华,号秋水,晚号野鹤,湖南人,近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积极参与者,善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词,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山花子》创作于黄侃的个人情感经历之中,诗中通过清秋的背景,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山花子》以清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作者通过对“未到分携”的回忆,展现了分离前的痛苦,情感的复杂变化,以及对过去的追忆。诗中“多欢多怨是清狂”,既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
在全诗中,作者使用了“水盼兰情”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寻,水波的潋滟和兰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对心中情感的投射。最后一句“恨茫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往昔的无尽怨恨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黄侃深厚的诗词造诣与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读者在品味诗句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浓浓的怀旧,使人不禁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到分携已断肠:未到分别的时刻,心中已感到极度的痛苦。
- 多欢多怨是清狂:欢笑与怨恨交织,这种情感的深厚让人陷入疯狂。
- 直到而今翻念旧:直到现在仍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枉思量:徒然思索,感到无奈。
- 水盼兰情何处觅:水波在期待兰花般的情意,我该去哪里寻找呢?
- 罗屏镜槛两难忘:罗屏和镜槛之间的回忆都难以忘怀。
- 已是清秋还寂寞:如今已是清秋,却依旧感到孤寂。
- 恨茫茫:心中充满无尽的怨恨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水波与兰花,生动形象。
- 拟人:水波“盼兰情”,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水盼兰情”与“罗屏镜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怨恨,情感深邃而复杂,展现了人对爱情、友情的渴望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流动的情感与思念。
- 兰情:象征美好而珍贵的情感。
- 罗屏:隐喻心中难忘的回忆。
- 清秋:象征孤寂与思念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未到分携已断肠”是什么意思?
- A. 分别时痛苦
- B. 还未分别已心痛
- C. 享受快乐
- D. 忘却过去
答案:B
-
诗中的“水盼兰情何处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怀念
- C. 失落
- D. 愤怒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清秋”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冷漠
- C. 孤寂
- D. 丰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黄侃《山花子》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伤感,但黄侃的情感更为深沉,李清照则更为细腻柔美,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近现代诗词选》
- 《黄侃诗词集》
- 《近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