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时间: 2025-01-01 13:44:25

一夜东风放万花。

晓来人隔绿窗纱。

却怪春光太漂荡,到侬家。

但有香台巢翡翠,曾无茜袖拂琵琶。

愁共柳绵飞欲尽,向天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夜东风放万花。晓来人隔绿窗纱。
却怪春光太漂荡,到侬家。
但有香台巢翡翠,曾无茜袖拂琵琶。
愁共柳绵飞欲尽,向天涯。

白话文翻译

一夜的东风吹开了万朵花。清晨时分,人与人之间隔着绿窗纱。
我却觉得春光太过漂荡,竟然来到你家。
只有那香台上栖息着的翡翠鸟,曾经没有那轻柔的红袖子拂动琵琶。
愁绪与柳絮一起飞舞,似乎快要飞向天涯。

注释

  • 东风:春季的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万花:形容春天万物复苏,花朵盛开。
  • 绿窗纱:窗户上的绿色纱帘,代表春天的清新和温柔。
  • 香台:盛放香花的台子,象征美好的景致。
  • 翡翠:一种鸟,象征美丽的事物。
  • 茜袖:红色的袖子,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服,象征柔美。
  • 琵琶:一种传统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
  • 柳绵:柳树的絮状物,象征春天的柔情。
  • 天涯:遥远的地方,象征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春光明媚、花开富贵的主题。此外,提到的翡翠鸟和琵琶,均为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美好和艺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秋水,近现代诗人、学者,常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光与花卉,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某个特定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山花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愁苦。首句“一夜东风放万花”,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风的力量,暗示着春天的生命力和希望。接着“晓来人隔绿窗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窗纱的设置增添了一层朦胧感,仿佛隔着一个小小的世界。

“却怪春光太漂荡,到侬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变幻无常的无奈,似乎春光的美丽让人沉醉,却又难以把握。最后两句“愁共柳绵飞欲尽,向天涯”,将愁绪与自然融为一体,柳绵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离愁,仿佛要随风而去,飞向远方。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夜东风放万花”:春风一夜之间将万朵花朵绽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晓来人隔绿窗纱”:清晨时分,人与人之间有着距离,暗示着隔阂与思念。
    • “却怪春光太漂荡,到侬家”:对春光的感慨,带有一丝无奈。
    • “但有香台巢翡翠”:仅有那美丽的翡翠鸟栖息在香台上,象征着美好但孤独的存在。
    • “曾无茜袖拂琵琶”: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似乎没有那轻柔的女子伴奏。
    • “愁共柳绵飞欲尽,向天涯”:愁绪与柳絮一同飞舞,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的无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生命的源泉。
    • 拟人:将春光描绘成漂荡的存在,增强诗意。
    • 对仗:如“香台巢翡翠”和“茜袖拂琵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
  • 万花:象征自然的繁荣与美丽。
  • 绿窗纱:代表春天的清新和温柔。
  • 香台: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翡翠:代表美丽与优雅。
  • 柳绵:象征柔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2. 诗中提到的“绿窗纱”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寂寞
    • B. 清新
    • C. 丑陋
  3. “愁共柳绵飞欲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生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与心情,风格更为婉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春天的理解与表达各有特色,黄侃的《山花子》更加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诗词大全》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