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秋声
作者: 赵雍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邕邕鸣雁复南征,
十载栖迟在帝京。
黄叶未零寒未应,
秋声偏动故乡情。
白话文翻译:
鸣叫的雁群又开始南飞,
我在帝都已经栖息了十年。
黄叶还未飘落,寒意还没有到来,
但秋天的声音却特别触动了我的故乡情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邕邕:形容雁叫声的声音。
- 南征:南飞,指候鸟在秋季迁徙南方。
- 栖迟:停留,居住的意思。
- 帝京:指的是北京,古代的皇都。
- 未零:尚未飘落。
- 寒未应:寒冷的气候尚未到来。
-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季的气息和情感。
典故解析:
在古代,雁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常常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此诗中提到的“南征”意象,常出现在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雍,元代诗人,生活在元代的社会变革时期,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常常在诗作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个人的感慨。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富有浓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秋声》创作于赵雍在外地游历期间,正值秋季,雁南飞的情景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离别和乡愁的感受。
诗歌鉴赏:
《秋声》通过四句简练的诗句,传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开头的“邕邕鸣雁复南征”以雁的南飞作为引子,瞬间将读者的视线带入浓厚的秋意中,雁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接着提到“十载栖迟在帝京”,说明诗人已在外地生活了十年,时间的流逝更让孤独感和思乡情加倍。第三句“黄叶未零寒未应”则描绘了季节的转变,秋天的气息逐渐逼近,但黄叶尚未飘落,给人一丝期待和惆怅。最后一句“秋声偏动故乡情”将情感推向高潮,秋天的声音唤醒了诗人对故乡的热切思念,体现了个体情感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整首诗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邕邕鸣雁复南征:描写秋天的季节变化,雁的叫声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同时引申出对故乡的思念。
- 十载栖迟在帝京:表明诗人已在帝都生活了十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逐渐淡忘。
- 黄叶未零寒未应:描绘秋天尚未完全到来的状态,反映内心的矛盾与期待。
- 秋声偏动故乡情:强调秋天的声音强烈地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表现出浓厚的乡愁。
修辞手法:
- 拟人:雁鸣声被赋予情感,仿佛在诉说离别之苦。
- 对仗:如“未零”与“未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象征:雁和黄叶象征着秋天与离别,深化了思乡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反映了在外游子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个体情感与自然之间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雁:象征离别与思乡,直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 黄叶:象征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秋声:代表着季节的变迁,成为引发思乡情感的触发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载栖迟在帝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帝京的热爱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雁的羡慕
- D. 对秋天的欣赏
-
“邕邕鸣雁复南征”中的“邕邕”指的是什么?
- A. 雁的叫声
- B. 秋天的风声
- C. 黄叶的声音
- D. 冬天的寒声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思乡情,但更强调了个人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感慨。这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秋声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