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 其二》
时间: 2025-01-04 09:37: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剔银灯 其二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秋天,天高霜降,云静月明,像是被扫过一般。候鸟初飞,虫鸣正苦,又是黄花衰草的时节。轻松地在月下照镜子,潘郎的鬓发已斑白,岁月易逝,怎能忍受酒醒后孤舟泛荡。遥望千里之外的长安,竟然轻轻一笑。手臂上的妆痕,胸前的泪痕,不禁引起了多少离愁。这样的情感谁能表达,除非是再度相见。
注释
- 候雁:指候鸟,特指大雁。
- 啼螀:虫鸣,描写秋夜的寂静与哀愁。
- 潘郎:指诗中的情人,潘郎可能指潘江。
- 妆痕:化妆时留下的痕迹,象征女性的美丽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邈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作者对季节更替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江边的孤舟与离愁的情感结合,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剔银灯 其二》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开篇以“江上秋高霜早”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配合后面的“云静月华如扫”,将月夜的宁静与清冷展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描写中,候鸟的飞翔与虫鸣的悲苦交织,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潘郎的鬓发已白,岁月易老,这里不仅是对自身的感叹,也暗示了爱情的脆弱与短暂。酒醒后的孤舟,更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诗末提到的“此情谁表”,展现了深藏心底的情感与无以言表的离愁,而“除非是重相见了”则给予了希望,暗示着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爱的期待,既有自然的美感,也有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秋高霜早:描绘秋天的早晨,江边的空气清冷,霜降之时。
- 云静月华如扫:云朵静谧,月光明亮如同被清扫过一般,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候鸟开始迁徙,虫鸣声悲苦,暗示即将到来的寒冷与孤独。
- 又是黄花衰草:黄花与衰草的对比,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衰败。
- 等闲临照:轻松地对镜,自然流露出对过去的回忆。
- 潘郎鬓星星易老:潘郎的鬓发已斑白,意指时间的无情。
- 那堪更酒醒孤棹:在酒醒之后独自划船,孤独感愈发加重。
- 望千里长安西笑:远望长安,心中感到一丝轻松与释然。
-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手臂上的妆痕与胸前的泪痕,描绘出女性的忧愁与美丽。
- 暗惹离愁多少:无形中引发了内心的离愁。
- 此情谁表:这样的情感谁能表达呢。
- 除非是重相见了:只有在重逢的那一刻,才能真正表达这些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静月华如扫”,将月光比作清扫后的洁净,形象生动。
- 对仗:如“臂上妆痕,胸前泪粉”,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江边景色,反映了对爱情、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再相见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秋天: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候雁:迁徙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潘郎:象征着心中难忘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
“潘郎鬓星星易老”中“星星”指的是什么? a) 星星
b) 斑白的头发
c) 月光
d) 眼泪 -
诗中提到的“千里长安”方向是哪个? a) 北
b) 南
c) 西
d) 东
答案:
- c) 秋
- b) 斑白的头发
- c) 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沈邈的《剔银灯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夜晚景色,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沈邈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内心的愁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相关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