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琴士据梧》

时间: 2025-01-01 13:55:52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琴士据梧
李曾伯 〔宋代〕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琴士的送别之情。诗的开头描述了户外尘世的烦扰和困扰,而在山中却可以听到自然的无声之美。接着,诗人劝诫李琴士,不要只看到蝗虫的谗言和捕捉,而应该让鹤舞动,让鱼倾听自然的和谐。

注释

  • 世尘:世俗的尘埃,指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 天籁:自然的声音,指山中宁静的环境。
  • 螗谗:指蝗虫的谗言,象征不和谐的声音或是世俗的诱惑。
  • 鹤舞鱼听:鹤是优雅的鸟类,舞动代表着自由,鱼则象征着自然中的生灵,二者共同构成和谐的画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廷圭,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送别的场合,可能是李曾伯送朋友李琴士前往山中隐居的情景。在那个时代,隐士文化盛行,许多人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的纷扰与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户外世尘皆累”直白地指出了世俗生活的疲惫感,暗含对繁忙世事的不满。而“山中天籁无声”则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山中虽然无声,却蕴含着自然的和谐美好,给人以宁静的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告诫李琴士不要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鹤舞”与“鱼听”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生灵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摆脱世俗的烦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户外世尘皆累:户外的世界,尘世的烦恼和疲惫都令人厌倦。
  2. 山中天籁无声:而在山中,天籁之音恬静无声,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3. 莫看螗谗相捕:不要只看到蝗虫的谗言与捕捉,暗指世俗的诱惑。
  4. 要教鹤舞鱼听:要让鹤自由地舞动,让鱼听见自然的声音,表达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户外与山中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 比喻:用“螗谗”比喻世俗的烦扰,用“鹤舞鱼听”来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拟人:赋予鱼以“听”的能力,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尘世烦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李琴士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找到心灵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户外世尘:象征世俗的烦恼与束缚。
  • 山中天籁: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 螗谗:象征外界的诱惑与烦扰。
  • 鹤舞:象征自由、优雅与高洁的追求。
  • 鱼听: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世尘”指代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世俗的烦恼
    C. 高山流水
    答案:B

  2. “鹤舞鱼听”所表达的意境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C. 忧伤的心情
    答案:B

  3. 李曾伯的诗风格如何? A. 豪放激昂
    B. 清新自然
    C. 哀婉动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隐逸与自然的诗。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了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送李琴士据梧》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达了对山林的向往,但李曾伯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李曾伯及其 contemporaries 的诗作。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的背景与分析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