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姬人养蚕》
作者:韦庄(唐代)
昔年爱笑蚕家妇,
今日辛勤自养蚕。
仍道不愁罗与绮,
女郎初解织桑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往年那位爱笑的蚕家妇女,今天却勤劳地自己养蚕。她依然说不愁没有丝绸和绣品,因为她刚刚学会了编织桑叶篮子。
注释
- 昔年:过去的年份,指的是往年。
- 爱笑:形容那个妇女性格开朗,喜欢微笑。
- 蚕家妇:养蚕的妇女。
- 辛勤:形容劳动勤奋,努力工作。
- 自养蚕:自己养蚕,强调独立和自主。
- 罗与绮:罗是一种轻薄的丝织品,绮则是华丽的绸缎,这里指的是丝绸制品。
- 女郎:这里指的是年轻的女性。
- 初解:刚刚学会,表示学习的过程。
- 织桑篮:编织桑树的叶子,用于养蚕的篮子。
典故解析
在古代,养蚕和织布是妇女的重要工作,象征着家庭的经济来源。诗中提到的“桑篮”则是养蚕过程中的必需品,暗示着劳动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韦庄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子云,号梅溪,晚号青门山人,生于公元836年,卒于910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情感和风景,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姬人养蚕》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社会动荡,女性的地位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诗人通过描写妇女养蚕的场景,反映了女性在生活中逐渐承担起更多责任的现实。
诗歌鉴赏
《姬人养蚕》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女性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诗开头提到的“昔年爱笑”,勾勒出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反映出过去妇女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而“今日辛勤自养蚕”则展现了她们现在的辛劳与自立。诗中不仅描绘了养蚕的具体过程,还通过“仍道不愁罗与绮”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尽管环境变化,妇女们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生活的保障。
韦庄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女性生活状态的变化。过去的依赖与现在的自立,体现了女性在社会进步中的角色转变。诗的最后一句“女郎初解织桑篮”则蕴含着希望与生机,暗示着新一代女性掌握了生存的技能,开始积极参与到家庭和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这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爱笑蚕家妇:描绘了过去的蚕家妇女,性格开朗,生活简单快乐。
- 今日辛勤自养蚕:强调了现今她们的辛勤劳作,体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
- 仍道不愁罗与绮: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们的乐观态度依然不变。
- 女郎初解织桑篮:表达了新一代女性掌握技能,适应生活的能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年”与“今日”的对比,突出女性地位的变化。
- 拟人:赋予蚕妇以情感,使其形象更为生动。
- 象征:蚕与桑篮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女性从依赖到独立的成长过程,展现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蚕:象征着繁荣与财富,代表着女性的勤劳。
- 桑篮:代表着养蚕的工具,暗示着女性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罗与绮: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经济独立,体现了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蚕家妇”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 A. 织布
- B. 养蚕
- C. 做饭
- D. 照顾小孩
-
“昔年爱笑”中的“爱笑”主要形容什么?
- A. 性格开朗
- B. 工作认真
- C. 爱好广泛
- D. 生活富裕
-
诗中提到的“女郎初解织桑篮”意味着什么?
- A. 她们已经学会了编织
- B. 她们不再工作
- C. 她们依赖他人
- D. 她们只关注娱乐
答案
- B. 养蚕
- A. 性格开朗
- A. 她们已经学会了编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姬人养蚕》均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和劳动的主题,但《春晓》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的和谐,而《姬人养蚕》则强调了女性的独立和自强。
-
《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姬人养蚕》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集》
- 相关古诗词研究资料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