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黄公度 〔宋代〕
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 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 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朱师禹的母亲保持了贞洁的操守,她的家庭充满了美好的礼仪。她有一个优秀的女婿,也有一个有德行的儿子。她未能如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突然遭遇了丧亲之痛。她的美德将来会被记载在史册上,她无愧于那些赞美贞妇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安室:指家庭。
- 全贞操:保持贞洁的操守。
- 刑家:治理家庭。
- 蔼令仪:美好的礼仪。
- 乘龙:比喻得到好女婿。
- 干蛊:有德行的儿子。
- 林乌报:比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风树悲:比喻丧亲之痛。
- 汗青:指史册。
- 柏舟诗:指赞美贞妇的诗篇。
典故解析:
- 乘龙: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喻得到好女婿。
- 干蛊: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比喻有德行的儿子。
- 林乌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比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风树悲:出自《庄子·外物》,比喻丧亲之痛。
- 柏舟诗:指《诗经·卫风·柏舟》,赞美贞妇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黄公度为朱师禹的母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她贞洁操守和美好礼仪的赞美,以及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朱师禹的母亲去世后所作,黄公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哀悼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师禹母亲贞洁操守和美好礼仪的赞美,展现了她高尚的品德和家庭的美德。诗中“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一句,既是对她个人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她家庭教育的赞扬。后文通过“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进一步强调了她家庭的美好,以及她对后代的良好影响。然而,“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则转折表达了她的不幸遭遇,未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突然遭遇丧亲之痛。最后两句“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则是对她美德的最终肯定,预示着她的美德将被后人传颂,无愧于那些赞美贞妇的诗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朱师禹的母亲保持了贞洁的操守,她的家庭充满了美好的礼仪。
- 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她有一个优秀的女婿,也有一个有德行的儿子。
- 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她未能如愿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突然遭遇了丧亲之痛。
-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她的美德将来会被记载在史册上,她无愧于那些赞美贞妇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乘龙”比喻得到好女婿,“干蛊”比喻有德行的儿子。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朱师禹母亲的贞洁操守和美好礼仪,以及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通过对比她的美德和不幸,诗人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哀悼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安室:家庭的美好。
- 全贞操:贞洁的操守。
- 刑家:治理家庭。
- 蔼令仪:美好的礼仪。
- 乘龙:得到好女婿。
- 干蛊:有德行的儿子。
- 林乌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风树悲:丧亲之痛。
- 汗青:史册。
- 柏舟诗:赞美贞妇的诗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乘龙”比喻什么? A. 得到好女婿 B. 有德行的儿子 C.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D. 丧亲之痛
-
诗中“干蛊”比喻什么? A. 得到好女婿 B. 有德行的儿子 C.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D. 丧亲之痛
-
诗中“林乌报”比喻什么? A. 得到好女婿 B. 有德行的儿子 C.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D. 丧亲之痛
-
诗中“风树悲”比喻什么? A. 得到好女婿 B. 有德行的儿子 C.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D. 丧亲之痛
答案:1. A 2. B 3. C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诗经·卫风·柏舟》:赞美贞妇的诗篇。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涉及“乘龙”和“干蛊”的典故。
诗词对比:
- 《诗经·小雅·鹿鸣》:涉及“林乌报”的典故。
- 《庄子·外物》:涉及“风树悲”的典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了解古代诗歌和典故。
- 《左传》:了解古代历史和典故。
- 《庄子》:了解古代哲学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