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七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9 21:37:49

雨云番覆桃呼李。

暮四朝三惟自熹。

欣看红粟趁潮来,愁见雁行随地起。

离群独往由今始。

带砺河山从此已。

几回含笑向秋风,心事悠悠东逝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云番覆桃呼李。暮四朝三惟自熹。欣看红粟趁潮来,愁见雁行随地起。离群独往由今始。带砺河山从此已。几回含笑向秋风,心事悠悠东逝水。

白话文翻译:

雨云翻覆,桃花和李花呼应着。暮色四合,清晨三点天色才渐明亮。我欣喜地看着红色的谷物随着潮水而来,又愁苦地看到大雁成行从地面起飞。离群独自出行是从今开始的。带着磨砺,河山景色从此已成往事。几次含笑面对秋风,心中的思绪如同悠悠的东逝水。

注释:

  • 雨云:指天空阴云密布的状态。
  • 番覆:翻覆,翻转的意思。
  • 桃呼李:桃花和李花互相映衬。
  • 暮四、朝三:形容日暮时分和清晨三点的时刻。
  • 欣看:高兴地观看。
  • 红粟:指红色的谷物,象征丰收。
  • 趁潮来:随着潮水而来,暗含时间流逝之意。
  • 愁见:忧愁地看到。
  • 雁行:大雁排成的行列。
  • 离群独往:离开群体,独自出行。
  • 带砺:带着磨砺的经历。
  • 悠悠东逝水:比喻时间流逝,感慨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常以传统诗词形式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

《玉楼春》是丁宁的一组诗作,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雨云番覆桃呼李”将读者带入一个阴云密布的春日,桃李花相互辉映,暗示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然而,“暮四朝三惟自熹”则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夜幕降临时的孤独与思索。随着“欣看红粟趁潮来”,诗人对丰收的欣喜与对自然的赞美交织在一起,但接着又转向愁苦,看到雁行随地而起,象征着离别与思念。离群独行的选择,意味着新的开始,也暗含了对过往的告别。最后,几次含笑面对秋风,心事如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淡然与接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云番覆桃呼李:描绘阴云笼罩下的桃李花,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
  2. 暮四朝三惟自熹:夜晚的降临与清晨的到来,暗示时光的无情。
  3. 欣看红粟趁潮来:诗人欣喜于自然的变化和丰收的到来。
  4. 愁见雁行随地起:雁阵起飞暗示离别与思念。
  5. 离群独往由今始:独自出行,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
  6. 带砺河山从此已:带着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往事的告别。
  7. 几回含笑向秋风:即使面对秋风的萧瑟,仍然保持微笑,表现出一种洒脱。
  8. 心事悠悠东逝水:内心的忧愁随着时间流逝,象征着对生命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事悠悠东逝水”,将内心的忧愁比作流逝的水。
  • 对仗:如“离群独往由今始”对“带砺河山从此已”,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欣看红粟趁潮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个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云:象征忧愁与变幻的命运。
  • 桃李: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红粟:象征丰收与希望。
  • 雁行:象征离别与思念。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粟”象征什么?
    A) 离别
    B) 丰收
    C) 生命

  2. “几回含笑向秋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洒脱
    C) 愤怒

  3. “心事悠悠东逝水”中的“东逝水”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变化
    C) 朋友的离去

答案:

  1. B) 丰收
  2. B) 洒脱
  3. A) 生命的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丁宁《玉楼春》与李白《将进酒》:两诗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丁宁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交融,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的饮酒豪情。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