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闲望》

时间: 2025-01-17 09:18:05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东亭闲坐一整天,身边没有陪伴,感到寂寥。
绿桂树是我的好朋友,红蕉花则像美人一样。
虽然我们没有言语交流,但彼此的心情似乎很亲近。
不去想那些悠长的思绪,如何才能度过这晚春呢?

注释

  • 东亭:指东边的亭子,诗人所坐之处。
  • 寂寥:孤独、冷清,形容没有伴侣的孤单感。
  • 绿桂:即绿叶的桂花,象征友好的陪伴。
  • 红蕉:指红色的蕉花,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笑言:指言语交流,诗中暗指未曾言语的情谊。
  • 悠悠想:长久的思念或无尽的思绪。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绿桂”和“红蕉”都是常见的植物意象。桂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友谊和美好,而蕉花则常与女性美丽有关。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伴侣和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注民生,倡导社会公正。白居易的诗风以直白、清新著称,深受历代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东亭闲望》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杭州任职的期间。此时,白居易常常感到孤独,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东亭闲望》展现了白居易在闲暇时光中的思考与情感。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在东亭中独坐的情景,伴随着的是一种深刻的孤寂感。虽然身边没有人,但是“绿桂”和“红蕉”的存在,似乎填补了这种孤独。这里的桂花和蕉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这些意象,白居易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

诗中“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一句,透出一种淡淡的温情,尽管没有实际的交流,但心灵上的共鸣让人倍感温暖。最后一句“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刻,是白居易诗歌中一种典型的闲适与思考的结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亭尽日坐:描绘诗人整日坐在东亭,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2. 谁伴寂寥身:自问身边没有陪伴,感到孤独,突出内心的寂寞。
  3. 绿桂为佳客:把绿桂视作朋友,象征着自然中的陪伴。
  4. 红蕉当美人:将红蕉花比作美人,表现诗人对美的欣赏。
  5. 笑言虽不接:虽然没有言语交流,暗示内心的情感依然存在。
  6. 情状似相亲:尽管没有互动,但情感上却很亲近。
  7. 不作悠悠想:不去想那些无尽的思绪,表现出一种放下的态度。
  8. 如何度晚春:对于如何度过这段春天的无奈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蕉比作美人,绿桂比作朋友,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植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闲适的生活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亭:象征闲适与思考的空间。
  • 绿桂:友谊与陪伴的象征。
  • 红蕉:美丽与爱的象征。
  • 晚春: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亭闲望》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诗中“绿桂”为诗人提供了什么样的情感支持?

    • A. 友谊
    • B. 财富
    • C. 权力
  3. 诗人在东亭中感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寂寥
    • C. 愤怒

答案

  1. B. 白居易
  2. A. 友谊
  3. B. 寂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春晓》 by 孟浩然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东亭闲望》与《春晓》: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前者更倾向于表现内心情感,而后者则更注重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 《东亭闲望》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但《东亭闲望》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内心情感,而《静夜思》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