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吉了》
时间: 2025-01-01 11:0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吉了,出南中,彩毛青黑花颈红。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鸟。鸢捎乳燕一窠覆,乌琢母鸡双眼枯。鸡号堕地燕惊去,然后拾卵攫其雏。岂无雕与鹗?嗉中肉饱不肯搏。亦有鸾鹤群,闲立扬高如不闻。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岂不见鸡燕之冤苦?吾闻凤凰百鸟主,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闲言语。
白话文翻译
秦吉鸟从南方飞来,羽毛色彩青黑,脖子上带着红花。它耳聪目明,心思灵巧,能说鸟语和人言。昨日是长爪的鸢,今天却是大嘴的鸟。鸢捎走了燕窝里的小燕子,母鸡的眼睛因惊慌而变得枯干。母鸡叫着,燕子惊飞而去,随后鸡拾起了卵,抓住了雏鸟。难道没有雕和鹗吗?它们的肚子饱满,却不愿意搏斗。还有一群鸾鹤,悠闲地站着,似乎没有听见。秦吉鸟,人们说你是能言的鸟,难道你没有看到鸡和燕子的冤屈吗?我听说凤凰是百鸟之王,你竟然不为凤凰说一句话,何必在这里喋喋不休?
注释
- 秦吉了:一种鸟的名字,象征聪明和能言。
- 彩毛青黑花颈红:描述鸟的羽毛颜色,体现了鸟的美丽。
- 耳聪心慧舌端巧:形容鸟聪明灵巧,能说人类语言。
- 鸢:一种猛禽,常被用来比喻狡猾的生物。
- 雕与鹗:雕和鹗都是猛禽,象征力量和狩猎能力。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内容深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情感。白居易的诗风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秦吉了》是白居易在中年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以鸟为喻,揭示了当时一些社会问题,如弱小者的无助与强者的冷漠,表达了诗人对弱者命运的关心和对社会不公的反思。
诗歌鉴赏
《秦吉了》通过对鸟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诗中秦吉鸟的聪明与灵巧,恰恰映衬了其周围其他鸟类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比。鸢和母鸡的悲惨遭遇,象征着社会中弱者的无助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
诗人在描写鸟类时,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使得画面生动而真实。尤其是“鸡号堕地燕惊去”,这一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母鸡与燕子在惊恐中的无助感,令人心生怜悯。
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批判了秦吉鸟的无所作为,尽管它有能言的本领,却对弱者的苦难视而不见,显示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反思。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弱者命运的同情和对强者冷漠的愤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吉了,出南中:秦吉鸟从南方而来,象征新的希望。
- 彩毛青黑花颈红:描绘鸟的外貌,突显其美丽。
- 耳聪心慧舌端巧:强调鸟的聪慧与灵巧,能与人沟通。
- 昨日长爪鸢,今朝大嘴鸟: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不同鸟类的命运。
- 鸢捎乳燕一窠覆:鸢捕食燕子,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
- 乌琢母鸡双眼枯:母鸡因惊恐而失去光彩,表现出无助。
- 鸡号堕地燕惊去:描绘母鸡的悲鸣与燕子的逃离。
- 然后拾卵攫其雏:母鸡的行为无奈而绝望。
- 岂无雕与鹗?:反问句,暗示有更强大的捕食者。
- 嗉中肉饱不肯搏:描写雕与鹗的懒惰与冷漠。
- 亦有鸾鹤群:提到其他鸟类的悠闲状态,形成对比。
- 闲立扬高如不闻:鸾鹤群对周围事物的漠视。
- 人云尔是能言鸟:质疑秦吉鸟的能力。
- 岂不见鸡燕之冤苦?:指责其对弱者的冷漠。
- 吾闻凤凰百鸟主:引入凤凰作为百鸟之王。
- 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质疑秦吉鸟的无所作为。
- 安用噪噪闲言语:讽刺其无意义的喧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类的命运与社会现象相联系,形成隐喻。
- 拟人:赋予鸟类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耳聪心慧舌端巧”和“岂无雕与鹗”等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鸟类命运的描绘,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无助与强者的冷漠,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实。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对弱者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吉鸟:象征聪明,但也代表无所作为的冷漠。
- 鸢与母鸡:象征社会中强者与弱者的对立。
- 凤凰:象征权威与高贵,反映出社会等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秦吉鸟代表什么?
- A. 强者
- B. 弱者
- C. 聪明但冷漠的存在
- D. 自然界中的普通鸟类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鸢”主要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人对秦吉鸟的态度是赞美的。(对/错)
答案
- C
- 强者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鸟鸣涧》(王维):同样以鸟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感慨与关怀。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秦吉了》:两首诗均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思考与感受,前者更侧重于个人命运,后者则通过鸟类寓言反映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秦吉了》的诗意及其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