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闲居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4:4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
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
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
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
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
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
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
得所仍得时,吾生一何幸。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池水宽广而平静,许多鱼在水中自由地游动。
新长出的树林投下绿荫,众鸟在林间欢快地鸣唱。
此时我也感到悠然自得,恰好没有烦恼和疾病。
鱼与鸟与人各自不同,但都归于自然的本性。
我想起山上的雉鸟,感叹孔子的时代。
圣人未能得到所应有的地位,感叹时运的无常。
如今我面对着鱼和鸟,乐在其中,吟唱成歌。
能得此乐,能得此时,我的生命真是多么幸运。
注释
- 恣:恣意,无拘束。
- 潇洒:形容人放松、洒脱的状态。
- 遂性:顺应天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缅思:回忆,追念。
- 孔圣:孔子,指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得所:得到应有的地位或认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朴实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关心社会民生,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长恨歌》闻名。
创作背景
《春日闲居三首》是白居易在晚年隐居时所作,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正值春日,诗人身处于自然美景之中,心中感到舒畅自在。
诗歌鉴赏
《春日闲居三首 其二》展现了白居易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全诗以春日的池水、游鱼和鸣鸟为背景,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春天场景。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自然的乐趣,内心无忧无虑,恰好没有疾病与烦恼,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诗中,诗人与自然的鱼鸟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人类的异质性,但又同样归于本性,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接着,诗人回忆起孔子时代的圣人,感叹圣人虽有智慧却未能得所,表现出对命运无常的深思。
最后,诗人以对鱼鸟的欢愉为乐,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激与满足。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外在的自然美,又有内心的感受,展现出白居易在面对生活时的豁达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广池春水平:描绘了春天池水的宽广与平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群鱼恣游泳: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新林绿阴成:新生的树林覆盖了绿荫,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 众鸟欣相鸣:鸟儿们欢快地鸣唱,增添了春日的欢愉气氛。
- 时我亦潇洒:诗人感受到春日的悠然,心情愉悦。
- 适无累与病:恰好没有烦恼与疾病,体现出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鱼鸟人则殊:鱼与鸟与人各自不同,强调人与自然的差异。
- 同归于遂性:但都趋向于自然本性,反映出自然的和谐。
- 缅思山梁雉:回忆起山间的雉鸟,传达出对自然的思念。
- 时哉感孔圣:感叹孔子时代的圣人,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圣人不得所:圣人未能得到应有的地位,反映出对命运的感慨。
- 慨然叹时命:对时运的无奈感叹,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 我今对鳞羽:面对鱼和鸟,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 取乐成谣咏:从中获得乐趣,吟唱成歌,表达出诗人的快乐。
- 得所仍得时:能获得这样的乐趣与时光,倍感珍惜。
- 吾生一何幸:感慨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诗人内心的感受。
- 对仗:如“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形成对称的表达。
- 拟人:通过描写鱼鸟的动作,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激与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池:象征广阔的生命空间。
- 鱼:代表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鸟:象征快乐与自由。
- 绿阴: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 孔圣:象征智慧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描绘的春天场景主要有哪些元素?
- A. 鱼和鸟
- B. 冬雪
- C. 秋风
- D. 沙漠
-
诗中提到的“孔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 D. 李白
-
诗中“得所仍得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未来的悲观
- B. 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 C. 对历史的失落
- D.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白居易 vs. 王维
- 白居易的诗更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通俗易懂;而王维则多用深邃的意象和哲理,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契合。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