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归(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时间: 2025-01-04 11:19:33意思解释
送春归
作者:白居易 〔唐代〕
原文展示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莫惆怅,送春人。冗员无替五年罢,
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白话文翻译
春天即将离去,三月的最后一天,黄昏时分。
去年在杏花盛开的园子里,花瓣飘舞,御沟的草色正绿,那时我在何处送别春天的曲江?
今年杜鹃花落下,子规鸟在啼叫,春天又要送往何处,西江西?
在帝城送春,心中难免愁苦;在天涯送春,怎能不惆怅。
不要惆怅,送春的人啊。
冗员无替,五年都已过去,
应该再来拟定一次去浔阳送春。
五年来经历了十次的冷热变化,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
趁今年的春天还在江边,明年若不死,还能再相见。
注释
- 冗员:指没有实际工作的人,白居易在这里可能自谦,表达自己在官场的无所作为。
- 子规:即杜鹃,春天啼叫的鸟,常被用来象征别离、愁苦。
- 浔阳:指浔阳江,流经今江西省九江市,是白居易的故乡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关注社会民生,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在感慨春天的离去的同时,表达了对往昔春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春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眷恋。诗中开篇以“送春归”引入,直接点明主题,随后通过对比去年春日的美好景象与今年春天的感伤,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尤其是“杜鹃花落子规啼”,用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杜鹃的啼鸣更是增添了离别的悲伤。
诗中“莫惆怅,送春人”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劝慰,表现了诗人豁达的一面。尽管经历了五年的变迁,诗人依然希望能再送春归,展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来年春天的期待,虽经历离别,却不失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春天的离去折射出人生无常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春归,三月尽日日暮时。”
送别春天,三月已尽,暮色渐浓,唤起离别的情感。 -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
追忆去年杏花飞舞的美景,感慨春天何处去。 -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今年杜鹃花凋落,子规啼鸣,又让人思索春天的去向。 -
“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
在帝城送春感到忧伤,身处天涯的送春岂能不愁苦? -
“莫惆怅,送春人。”
劝慰自己不要感到惆怅,送春的人也应乐观。 -
“冗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
五年过去,虽无所作为,但应再来送春。 -
“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
五年间经历了许多变化,身体健康却成未知。 -
“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今年春天仍在江边,明年若不死,仍可重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送春”比喻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别离。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离去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杜鹃花落子规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春”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体现了白居易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
- 杜鹃:象征离别与愁苦,常与春天相伴。
- 江:象征人生的流转与时间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哪种?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麻雀
-
诗人希望再送春往哪里?
- A. 帝城
- B. 浔阳
- C. 曲江
-
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 《早春寄王汉江》 韩愈
诗词对比
《春望》 杜甫
- 都描写了春天,但杜甫的《春望》更多地表达了国家动乱、个人忧愁的情感,而白居易则是对春天的美好怀念与哲思。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