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竹有题》
时间: 2025-01-01 13:12: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竹有题
作者: 杨基 〔明代〕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
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
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
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
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
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
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
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
今朝揭春晴,更觉翠色浓。
戢戢琅玕丛,忽见桃花红。
直疑路不远,便与桃源通。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春禽迎我啼,音响谐丝桐。
终当听山雨,自号苍莨翁。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我走在湘竹下,傍晚则宿在竹林中。
云的情态和雨的状况,瞬间变化万千。
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影,微风轻轻拂过。
新竹的嫩梢上露珠轻轻摇曳,老竹的节间烟雾缭绕。
纷飞的竹影如同仙女,万千的青少年在竹间嬉戏。
轻帆随风飘荡,铃声荡漾如同晨钟。
我从蔚蓝的天空而来,步入东华的宫殿。
遥望那无法抵达的地方,心中如同惊鸿翩然。
欢快而自信的笑声,低头恭敬地行礼。
竹子的质地坚韧,外表直立,内心空灵。
竹中弦箭,柔和而可成弓。
冰雪般的誓言决不轻易改变,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
今晨春日明媚,更显翠竹的浓郁。
在密密的琅玕丛中,突然看到桃花盛开。
恍若觉得这条路不远,仿佛通向桃源。
我想抛弃轻舟,撩起衣裙进入崆峒山。
春鸟在迎接我歌唱,音声和谐如丝桐。
我终将听到山雨,给自己取名苍莨翁。
注释
- 湘竹:指湘江流域的竹子,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云情与雨态: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 琅玕:一种美丽的植物,常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
- 桃花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梦溪,生于明正德年间。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湘竹有题》成诗于明代,诗人游历湘江一带,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美好,借竹子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湘竹有题》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抒情诗,诗人在描绘湘竹的同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竹子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的开篇,诗人以“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交代了自己的行踪,体现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竹子、云、雨等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与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着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的美好。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难以实现。这种情感通过“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得以体现,诗人如同惊鸿般轻盈而又感伤,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追求。最后以“自号苍莨翁”作结,既是对自我的一种定位,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描述天气的瞬息万变,表现自然的变化无常。
-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用竹影与风的细微变化,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新旧竹子的对比,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
-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竹林中的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纷如千灵妃”,将竹影比作仙女,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春禽迎我啼”,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竹:象征自然的纯粹与静谧。
- 桃花: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禽: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湘竹有题》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基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悲伤的情感
-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远离自然
- B. 与自然亲密接触
- C. 忙于世俗
答案
- B. 杨基
- B. 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与自然亲密接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湘竹有题》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湘竹有题》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