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复还洪都》
时间: 2025-01-01 13:32: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
白话文翻译:
福气本来没有特定的形象,灾祸也并非无缘无故而来。此刻我担忧触碰到罗网,却又急于摆脱那妖邪的尘埃。
想起这蓬藋的姿态,忽然遭遇了艰难与困顿。在那仓黄的圆形门内,日日夜夜与死亡为邻。
皇明的恩泽照耀着我,寒冷的山谷也回到了阳春。既然免于被涤荡牲口,复又可以纵情于厨房的鱼鳞。
重沐浴,整饰衣冠,站在渡口的要津上。道路与我同庆,何况我还有骨肉亲情。
归来向妻儿,点着蜡烛谈论直到黎明。却仍然怀疑这是梦境,欢乐恐怕并不真实。
唉,我的遭遇多么艰难,坎坷的路途充满苦辛。虽身弱无力,却想要举起万钧重物。
羸弱的牛拖着盐车,遥遥向西行入秦地。前进时遇到九阪的危险,退回时又遭到尺棰的怒骂。
难道要珍惜筋力的疲惫,所担忧的不过是车轮的损毁。哀鸣声中徒然叫喊,仰天诉说空洞的恳求。
听者无不怜悯,谁又能为我解愁。终究要脱离羁绊,浩瀚的沧波难以驯服。
注释:
- 福至本无象:福气没有特定的形象或表现。
- 祸来非有因:灾难的降临并非总有明显的原因。
- 触罗网:指触碰到陷阱或困境。
- 妖尘:妖邪的尘埃,象征不良的影响或困扰。
- 蓬藋:指野草,象征生命的脆弱和艰难。
- 仓黄圜扉:比喻生活的闭塞和孤独。
- 皇明眷私照:指明朝的恩泽照耀个人的生活。
- 济溺立要津:在困境中站在关键的渡口,暗示逆境中的坚持。
- 秉烛语及晨:点蜡烛交谈至天明,形象描绘家庭团聚的温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明代诗人,作风豪放,常以诗歌表达个人的遭遇与感怀。杨基的诗歌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经历了困境和险阻后,归来与家人团聚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对家庭、生命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出台复还洪都》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经历了艰难险阻后,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以“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引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悟。接着,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尤其是“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的自我反思,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挣扎。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面对生活的重压,尽管力量微薄,仍希望能有所作为。
在家庭团聚的描写中,诗人用“秉烛语及晨”的意象,展现了家庭温暖的场景,令人感到温馨与感动。但在欢愉之中,诗人又感到一丝不安,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最后,在对命运的感慨中,诗人以“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无奈,强调了生活的不可预测性与挑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指出福与祸的降临往往不易察觉,命运的变幻无常。
-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表达对困境的忧虑,同时也渴望摆脱不良影响。
-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回忆起生命的脆弱,感受到命运的坎坷。
-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生活的闭塞与孤独,象征着与死亡的亲近。
-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即使在困境中仍感受到历史的恩泽与温暖。
-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摆脱困境后重回正常生活,恢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在渡口的关键时刻,暗示重拾生活的希望。
-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家庭的团聚带来喜悦,共同分享这一份幸福。
-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点起蜡烛,夜里与家人倾心交谈,体现温情。
-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在幸福的时刻,仍有疑惑与不安,反映对命运的思考。
-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感叹自己经历的艰辛与困苦。
-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虽身弱无力,仍想有所作为,表达一种无奈与渴望。
-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比喻艰难的生活,象征着日常的劳作与辛苦。
-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前进与后退之间的艰难选择,暗示生活的压力。
-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对体力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体现内心的矛盾。
-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尽管哀鸣仍无人解,感受到孤独与无助。
- 听者无不怜,谁复为解颦:感叹众人虽同情,却无能为力,情感更加沉重。
- 终当脱羁鞅,沧波浩难驯:期望最终能摆脱束缚,但对未来的未知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羸牛服盐车”比喻生活的艰难,增强生动性。
- 对仗:如“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寄托于“哀鸣”,使情感更加鲜活。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与思考,表现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悟,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对家庭和生命的珍视,传达了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福、祸:象征命运的无常。
- 罗网:象征困境与束缚。
- 妖尘:象征不良影响与困扰。
- 蓬藋: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 仓黄圜扉:象征孤独与闭塞的生活。
- 蜡烛: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反映了怎样的生活哲学?
- A. 命运是可以掌控的
- B. 生活充满了不可预测性
- C. 一切都是注定的
- D. 家庭比命运更重要
-
诗人对家庭团聚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感到失望
- B. 感到温暖与快乐
- C. 感到无聊
- D. 感到恐惧
-
诗中“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当前幸福的怀疑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反映在动荡中对家庭与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基的《出台复还洪都》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强调生活的艰辛与家庭的温暖,后者则着重于对人生享乐的追求。两者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各有侧重,但均表现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基与明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