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壬申五月,之江诗社集秦望山》
时间: 2025-01-04 07:17:1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水龙吟 壬申五月,之江诗社集秦望山
作者: 夏承焘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乱莺换了春声,客怀渐爱危阑凭。垂杨西北,千红一瞬,啼鹃怎听。渡海笳声,过江诗句,暂同高咏。笑昂藏自放,观天双眼,年年向,樽前醒。下界浮云未定。待张筵上昆仑顶。沦洲回望,扇尘乍敛,斜阳欲瞑。烟艇呼鸥,水楼传盏,且迟清兴。任江城入暮,鱼龙风恶,又寒潮打。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声音被乱莺的啼鸣所替代,旅人的思绪渐渐依赖于这危险的栏杆。西北角的垂柳,瞬间绽放出千朵花,啼叫的杜鹃声又怎能听到?渡海的笛声,江上的诗句,暂时与高歌相同。笑着自如地放开自己,仰望天空,年年都在酒杯前清醒。人间的浮云依旧未定,等待在昆仑山顶的盛宴。回望沦洲,扇子上扬尘埃,斜阳即将沉落。烟雾中的小艇呼唤着鸥鸟,水边的楼阁传来酒盏的碰撞声,且慢慢享受清雅的兴致。不论江城入暮,鱼龙翻腾,狂风恶浪,寒潮袭来。
注释
- 乱莺:指莺鸟啼鸣,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危阑:形容高而危险的栏杆。
- 垂杨:指垂柳,常用于春季的意象。
- 笳声:古代的一种乐器声,象征着远方的呼唤。
- 张筵:指盛大的宴席。
- 沦洲:指沦落的洲岛,寓意遥远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昆仑:在中国文化中,昆仑山被视为神山,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境界。
- 鱼龙风恶:出自古文,形容江河水域的恶劣气候,常用于描绘风波的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承焘,近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壬申年五月,作者与之江诗社的诗友聚会于秦望山,反映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龙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开篇“乱莺换了春声”立刻引人入胜,春意盎然的气息扑面而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诗中提到“客怀渐爱危阑凭”,既表达了旅居他乡的孤独,又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逐渐引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
诗中多处运用意象,如“垂杨西北”、“啼鹃怎听”等,既渲染了春天的气氛,又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最后几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鱼龙风恶,又寒潮打”的结尾,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莺换了春声:以莺鸟的鸣叫替代了春天的声音,暗示春天的来临。
- 客怀渐爱危阑凭:旅人渐渐依赖于这危险的栏杆,表现出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依恋。
- 垂杨西北,千红一瞬:描绘柳树和花朵的美丽瞬间。
- 啼鹃怎听:感叹杜鹃的叫声难以听到,暗示内心的烦恼。
- 渡海笳声:远方的笛声和诗句,代表着对远方的向往。
- 年年向,樽前醒:每年都在酒杯前醒悟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笑昂藏自放”。
- 对仗:如“烟艇呼鸥,水楼传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生机与美好。
- 垂杨:代表温柔和依恋。
- 笳声:象征遥远的召唤与希望。
- 水楼:象征生活的雅致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莺换了春声”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已经结束
- B. 春天的到来
- C. 诗人对莺的喜爱
-
“鱼龙风恶”中的“鱼龙”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水中的生物
- C. 诗中的意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夏承焘与李白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和人生,但夏承焘的作品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夏承焘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