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举子下第东归》

时间: 2025-01-19 19:56:37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举子下第东归
作者: 郑谷 〔唐代〕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
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夫子(指读书人)为何如此孤独,青云之志还未能实现。诗书之道难以舍弃鲁国的儒学,山水之间暂时游历吴地。田野里绿梅的阴影变得浓重,江春的水浪也显得粗犷。秣陵的兵役过后,原本的事业已然半落荒芜。

注释:

  • 夫子:指有学问的读书人或教师,通常用以尊称孔子。
  • 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志向,常指仕途或前途光明。
  • :指鲁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 :指吴国,古代中国的一部分,地理位置在今江苏一带。
  • 梅阴:指梅树的阴影,象征清幽的环境。
  • 秣陵:今南京,古地名,因战乱而兵役繁重。
  • 旧业:指过去的事业或职业,半成芜意为未完成或荒废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青云”和“鲁”,可以引申至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在鲁国传播儒家文化,强调道德和仁义。而“山水暂游吴”则表现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逃避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字叔齐,号岘崖,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郑谷应试未中后,心中感慨,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科举制度的普遍关注和对个人前途的迷茫。

诗歌鉴赏:

《送举子下第东归》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读书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夫子道何孤”,即点明了主题:理想未达,心中愁苦。接着“青云未得途”,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碰撞。诗人提到“诗书难舍鲁”,显示出他对儒家文化深厚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留恋。接下来的描写“山水暂游吴”,则为诗增添了一份淡淡的悠闲与逃避,显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二句,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波澜。这种情感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失落与困惑。最后两句“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则是直言自己的事业在动荡中受到影响,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反思,是郑谷作品中的一篇佳作,深刻地揭示了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辛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子道何孤:开篇即提出疑问,表现出夫子(读书人)的孤独之感。
  2. 青云未得途:理想尚未实现,青云指高远的理想。
  3. 诗书难舍鲁:对儒家文化的依恋,难以割舍。
  4. 山水暂游吴:在现实压力下,暂时选择游玩,逃避困境。
  5. 野绿梅阴重:描绘自然景色,暗含内心沉重。
  6. 江春浪势粗:春江的波涛汹涌,象征生活的动荡不安。
  7. 秣陵兵役后:提到故乡秣陵,暗示战乱对生活的影响。
  8. 旧业半成芜:事业荒废,对未来感到迷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云未得途”与“诗书难舍鲁”,展现出诗人对比手法的运用。
  • 比喻:青云比喻理想,梅阴象征内心的愁苦。
  • 意象: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之间的交融,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失落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命运的关注,深刻揭示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青云:象征理想与志向。
  • 梅阴:代表清幽与内心的沉重。
  • 江春:暗示生活的波动与不安。
  • 兵役:反映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青云”的含义,下列哪项最为正确? A. 指天空
    B. 比喻理想与志向
    C. 代表高山
    D. 指代某个地方

  2. 诗中提到的“鲁”主要指代什么? A. 一个城市
    B.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音乐

  3.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A. 野绿梅阴重
    B. 夫子道何孤
    C. 秣陵兵役后
    D. 江春浪势粗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对比了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渺小。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描写高楼的美景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与郑谷的失落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
  • 《唐代诗人郑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