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

时间: 2025-01-19 19:12:03

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

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把罗衣泣凤凰,
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
得逐晴风出禁墙。
流水君恩共不回,
杏花争忍扫成堆。
残春未必多烟雨,
泪滴闲阶长绿苔。

白话文翻译:

我闲坐着用罗衣拭泪,像那凤凰般悲伤,
早先朝廷曾教我舞蹈,穿着霓裳羽衣。
如今春天来临,却羡慕庭院中的花朵凋落,
只想随风出墙,追逐那阳光。
流水不觉间,君恩已无法再回,
杏花争先恐后,扫成一堆。
残春的时光,未必就会多雨,
泪水滴落在台阶上,长出了绿苔。

注释:

  • 罗衣:轻薄的衣服,常指女子的华丽服饰。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吉祥、高贵。
  • 霓裳:即霓裳羽衣,指华丽的舞衣,曾是古代舞蹈的象征。
  • 禁墙:指皇宫的墙壁,象征着封闭和束缚。
  • 流水:指时间的流逝或爱情的无常。
  • 杏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 烟雨:细雨,常表示忧伤或愁苦的天气。
  • 绿苔:指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悲愁的积累。

典故解析:

  • 霓裳羽衣舞:源自《乐府诗集》,这是古代一种华丽的舞蹈,常用于宫廷宴会,象征着华美与优雅。
  • 禁墙:指古代皇家宫殿的围墙,象征着权力的限制与个人自由的缺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唐代诗人,字孟郊,号云客,生于公元 842 年,卒于 894 年。郑谷的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谷遭遇人生困境时,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苦。

诗歌鉴赏:

这首《长门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被困于宫墙之中的女子的孤独与忧伤。诗中以"闲把罗衣泣凤凰"开篇,直接引入主角的悲情,既有对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用"春来却羡庭花落"表达了对于春天短暂而美好的渴望,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易逝。

接下来的"流水君恩共不回"更是直白地道出了对爱情或友谊的失落感,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重返的遗憾。最后两句"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凉,绿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悲伤的积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把罗衣泣凤凰:女子用罗衣拭泪,象征悲伤,凤凰暗示高贵的身份。
  2. 先朝曾教舞霓裳:回忆过去曾受教于朝廷,舞蹈的场景,暗含怀念与失落。
  3. 春来却羡庭花落:春天来了,却羡慕花瓣的凋落,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4. 得逐晴风出禁墙:想要追逐阳光与自由,表达对束缚的反抗。
  5. 流水君恩共不回:流水比喻时光流逝,君恩暗指爱情或友情的无法追溯。
  6. 杏花争忍扫成堆:杏花争相凋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
  7. 残春未必多烟雨:暗示即使春天残存,也未必多愁善感。
  8. 泪滴闲阶长绿苔:泪水滴落在阶梯上,长出绿苔,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悲伤的积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君恩”,将时间比作流水,表达人生变化无常。
  • 拟人:如“杏花争忍”,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个体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衣:象征华丽与悲伤。
  • 凤凰:象征高贵与失落。
  • 霓裳:象征美好记忆与逝去。
  • 杏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绿苔:象征岁月的积累与悲伤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霓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舞衣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建筑

  2. 诗中的“流水”比喻的是?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景象
    C. 音乐的节奏
    D. 情感的变化

  3. “泪滴闲阶长绿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愁苦,但更强调友情的深厚。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个人的悲伤与社会的无奈,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