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送别》

时间: 2025-01-14 14:53:12

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

一笑共嗟成往事,

半酣相顾似衰翁。

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

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行止忽相逢,
江馆棠梨叶正红。
一笑共嗟成往事,
半酣相顾似衰翁。
关山月皎清风起,
送别人归野渡空。
大抵多情应易老,不堪岐路数西东。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偶然相逢,
江边的小馆里,棠梨树的叶子正红。
我们相视一笑,感慨已成为往事,
微醉的目光中,似乎看到了衰老的翁。
关山明月照耀,清风拂起,
送别的情景,让人感到渡口空旷。
大概多情的人容易变老,
无奈在岐路上数着东西南北。

注释: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水乡风光。
  • 行止:指行走和停留,表明相逢的偶然性。
  • 江馆:江边的小酒馆或客栈。
  • 棠梨:一种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叶子生动。
  • 半酣:微醉的状态。
  • 衰翁:指年老的人,感慨时光流逝。
  • 关山:指遥远的山川,象征离别的惆怅。
  • 渡空:渡口空旷,暗示离别的孤独。
  • 岐路:分岔的道路,象征人生的选择与无奈。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多情应易老”可以看作是对古往今来多情者命运的感叹,体现了对情感与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37年-约795年),字少游,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为抒情诗,流传下来有《韩诗外传》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江南,可能是诗人游历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南送别》是一首抒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江南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离别的惆怅与人生的无奈。开头两句“江南行止忽相逢,江馆棠梨叶正红”,以幽美的自然景色引入,表现了偶然相逢的喜悦与激动。棠梨叶红,暗示秋天的来临,象征着生命的转瞬即逝。

接下来的“笑共嗟成往事”,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叹,体现了人们对往事的珍惜。半酣的状态让人与衰翁的对比,更加突显出相逢时的醉意与离别时的惆怅。最后几句“关山月皎清风起,送别人归野渡空”,通过清风与皎月的意象,渲染了送别时的寂寞与空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与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江南的柔美,又有离别的苦涩,展现了人情的复杂与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行止忽相逢:在江南,行走和停留之间,我们忽然相逢,表现了人生的偶然与不确定。
  2. 江馆棠梨叶正红:江边的小馆里,棠梨树的叶子正值红色,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3. 一笑共嗟成往事:相视一笑,彼此感慨已成为往事,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半酣相顾似衰翁:微醉的目光中,似乎看到了年老的自己,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5. 关山月皎清风起:关山明月照耀,清风轻拂,渲染了离别的情景。
  6. 送别人归野渡空:送走朋友,渡口却显得空旷,反映了孤独的离别情感。
  7. 大抵多情应易老:多情的人容易变老,感叹情感与时间的关系。
  8. 不堪岐路数西东:在分岔的路口无奈地数着东西南北,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衰翁”比喻年老,强调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关山月皎清风起”,形成对称美。
  • 意象:诗中使用了“棠梨叶红”“关山月”这样的意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结合,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柔美、温暖和思乡之情。
  • 棠梨: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清风:象征着自由与惆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细腻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南送别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韩偓
    C. 白居易
    D. 杜甫

  2. 诗中“棠梨叶正红”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多情应易老”的意思是? A. 多情的人容易长寿
    B. 多情的人容易变老
    C. 多情的人容易快乐
    D. 多情的人容易失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李煜

诗词对比:

  1. 《送友人》:同样描写送别,情感更为激昂,展现了深厚的友谊。
  2. 《相见欢》:通过对比,李煜更侧重于对逝去爱情的感慨,情感更加悲切。

这些作品共同探讨了离别、情感与时光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