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寄张幼子》

时间: 2025-01-08 01:27:06

去悠悠,意悠悠,水远山长无尽头。

相思何日休。

见春愁,对春羞,日日春江认去舟。

含情空倚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寄张幼子
作者: 赵燕 〔明代〕

去悠悠,意悠悠,水远山长无尽头。
相思何日休。见春愁,对春羞,
日日春江认去舟。含情空倚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水流和山峦的遥远,暗示思念的无尽。相思的心情何时才能平息呢?面对春天的愁苦,又对春天感到羞愧,每天在春江边看着远去的船只,满怀情感地独自倚靠在楼台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延续,表示无尽的状态。
  • 相思:思念,通常指对远方亲人的情感。
  • 春愁:春天带来的忧愁,通常因思念而生。
  • 含情:怀有感情,表达内心的情感。
  • 倚楼:靠在楼边,形象地描绘出孤独的情景。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春愁”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春天与愁苦的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伤感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燕,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风格细腻而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因生活分离而产生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长相思 寄张幼子》是一首充满思念和愁苦的诗作。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通过描绘遥远的水和山来衬托思念的无尽。开篇的“去悠悠,意悠悠”直接点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无奈,似乎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那份思念总是萦绕不去。接下来的“相思何日休”则是作者对这份思念的无尽追问,流露出一种焦虑与无奈。

在“见春愁,对春羞”中,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却因此让人愁苦不已,反映出春天与思念之间的矛盾。诗的最后两句“日日春江认去舟。含情空倚楼。”则通过江水与远去的小舟,暗示着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含情空倚楼”更是展现了孤独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倾诉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渲染,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念之情,展现出明代诗人特有的细腻与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悠悠,意悠悠:时间与思念的悠长,表明心情的沉重。
  • 水远山长无尽头:水流与山峦象征着距离的遥远,思念之情无法消散。
  • 相思何日休:反复思念的无奈与期待,询问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情感。
  • 见春愁,对春羞:春天原本带来生机,却因思念而愁苦,表现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 日日春江认去舟:春江边的船只带走了旅人,象征着离别的无奈与思念。
  • 含情空倚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让人感到孤独,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情感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远山长”将思念与自然景物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见春愁,对春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 拟人:春江被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人性化,反映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的主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忧愁与孤独,情感真挚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动与变迁,也寓意着思念的无尽。
  • :代表着遥远与高不可及,增强了思念的深沉。
  • :引入生机与愁苦的对比,展现了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 :象征着离去与归来,承载着思念的情感。
  • :代表着孤独的空间,诗人在此倚靠,表达出无尽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去悠悠,意悠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无尽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2. “水远山长无尽头”中的“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生命
    C. 思念

  3. “日日春江认去舟”中“舟”代表了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喜悦与欢乐
    C. 归来与团聚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思》 by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相思》与《长相思》在主题上都探讨了思念之情,但王维的《相思》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赵燕的《长相思》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情感的深刻与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解读与鉴赏》
  • 《情感与自然:古典诗词的美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