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白话文翻译:
在山谷中,青烟缭绕而显得薄弱,阳光透过树林斜射过来。
悬崖崩塌阻碍了行人的道路,落叶间隐约可见人家。
山间的石碓随着春水的流动而发出响声,山桥静卧在浅沙之上。
前村的乌桕树果实成熟,远远看去似乎是早开的梅花。
注释:
- 苍烟:指青烟,形容山谷中的雾气或烟霭。
- 迂:迂回、弯曲的意思,形容道路不直。
- 木落:树木的叶子掉落,指秋冬时节。
- 野碓:指乡村的石碓,通常用来磨谷物。
- 枕:倚靠的意思,这里形容桥靠着沙滩。
- 乌桕:一种树,秋天果实成熟,颜色鲜艳。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描写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镇成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 创作背景:写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东阳道上》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透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全诗用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乡图景。开篇的“山谷苍烟薄”便引领读者走入一个朦胧而宁静的自然环境,青烟缭绕,似乎在与大自然的气息交融。接下来的“穿林白日斜”,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林洒落的温暖,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随着诗的推进,作者描绘了因崖壁崩塌而迂回的行路,增加了自然的险峻之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通过“木落见人家”,更是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落叶间隐约可见的人家,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恬淡与宁静。最后两句“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通过乌桕的成熟与梅花的对比,表达了季节的交替与诗人内心的感慨,似乎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和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谷苍烟薄:描绘山谷中薄薄的青烟,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穿林白日斜:阳光透过树林,斜射而下,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崖崩迂客路:悬崖崩塌使得行路变得曲折,象征人生的艰难。
- 木落见人家:落叶间隐约可见的人家,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野碓喧春水:乡间的石碓随着春水而响,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山桥枕浅沙:山桥静卧在沙滩上,展现出宁静的乡村景象。
- 前村乌桕熟:乌桕树果实成熟,象征着丰收和美好。
- 疑是早梅花:乌桕的红色与梅花的花朵相似,产生了视觉上的误解,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乌桕与梅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春水与野碓拟人化,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全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山乡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意象分析:
- 山谷:象征宁静与隐逸,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传递出温暖的情感。
- 崖崩: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波折。
- 乌桕:象征丰收与生命的美好。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暗示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物是什么?
- A. 山川
- B. 村庄
- C. 林木
- D. 天空
-
诗中提到的“乌桕”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丰收
- C. 伤感
- D. 迷茫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忧伤
- B. 宁静
- C. 激昂
- D. 愤怒
-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同样的生活理想。
-
诗词对比:
- 对比黄镇成的《东阳道上》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诗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隐逸情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