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荔枝》

时间: 2025-01-04 09:49:18

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

膏滑难濡,绡轻尚汗,一一先教双掌留。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

擎来蚤已蠲愁。

更挂绿离离堆满篝。

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

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

醉还好,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荔枝》
作者:屈大均 〔明代〕

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
膏滑难濡,绡轻尚汗,一一先教双掌留。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
擎来蚤已蠲愁。
更挂绿离离堆满篝。
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
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
醉还好,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

白话文翻译:

在夏至的时节,荔枝初熟,蝉声催促着人们的食欲,桂洲上满是荔枝的丰收。
此时的荔枝,正如丁香般娇小,鲜红的果实争相绽放,像明珠一般美丽,半个荔枝似乎在浮丘上盛开。
荔枝的果肉滑腻难以用手抓住,轻薄的果皮上沾着汗水,让人忍不住想用双手去摘。
像妃子的嘴唇轻轻咬下,鲜甜的果汁四处溢出,甘甜直入心田。
一旦品尝,早已将心中的烦恼一扫而空。
更何况那一堆堆的荔枝如同绿意盎然的篝火般闪耀。
喜爱那果肉如水般的甘甜,无需草汁的点缀,露水的滋润就足以让我醉心,不需要花香的包围。
留着牙齿的痕迹,何曾能让它消失,解渴还得依赖那焦核的甘甜。
醉酒倒也不错,从清明之后,直到深秋的餐桌上,荔枝总是让我流连忘返。

注释:

  1. 初丹:指荔枝成熟的初期。
  2. 蝉催:蝉鸣声催促人食欲,暗示夏天的到来。
  3. 丁香:形容荔枝的大小,丁香是一种花,通常用来比喻小巧可爱。
  4. 明珠的皪:指荔枝果实的光泽和美丽,像明珠一样。
  5. 妃唇:比喻荔枝的果肉柔软甜美,恰似妃子的嘴唇。
  6. 焦核:荔枝的核,含有甘甜,解渴的关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91-1645),明代诗人,知名于其对诗词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在明代,荔枝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备受人们喜爱。该诗写于夏季,正值荔枝成熟的时节,诗人借荔枝表达对夏日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沁园春·荔枝》以荔枝为主题,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美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呈现了荔枝的外观与口感,展现了诗人在品尝荔枝时的愉悦心情。开篇以“夏至初丹”引入,既点明时节,又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诗人巧妙运用比喻,将荔枝比作“明珠”,不仅展现了其美观,还传达了其珍贵的属性。接着,诗人对荔枝的细腻描写,仿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滑腻的果肉与甜美的果汁,生动而富有画面感。此外,诗中穿插了对烦恼的抒发,表明在享受美食时,心灵的愉悦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食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生活中小确幸的追求,这种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夏至时节,荔枝开始成熟,蝉声响起,令人欣喜。
    •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荔枝如丁香般娇小,红色的果实争相开放,光泽如明珠,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荔枝的果肉如妃子的唇,轻轻咬下,甘甜的汁液流淌心间。
    • “醉还好,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享受荔枝的美好,直到深秋,诗人表达了对荔枝的无尽眷恋。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荔枝比作“明珠”,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 拟人:用“妃唇”来形容荔枝,赋予果实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歌节奏感强烈。
  3.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夏日美食的热爱与享受,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细腻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1. 荔枝:象征着丰收与美好,体现了夏季的生机。
  2. 蝉鸣:象征夏天的声音,传达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3. 明珠:象征珍贵与美丽,强调荔枝的独特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荔枝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 A. 明珠
    • B. 玉石
    • C. 丁香
  2. 诗中提到的“妃唇”是指:

    • A. 荔枝的外观
    • B. 荔枝的果肉
    • C. 荔枝的叶子
  3.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哀伤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对荔枝的描写。
  • 秦观的《虞美人·听雨》:同样运用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沁园春·荔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物质的享受,后者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通过以上的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屈大均的《沁园春·荔枝》,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美学。

相关诗句

夏至初丹,喜有蝉催,向遍桂洲。下一句是什么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上一句是什么

正丁香大小,争衔红翠,明珠的皪,半擘浮丘。下一句是什么

膏滑难濡,绡轻尚汗,一一先教双掌留。上一句是什么

膏滑难濡,绡轻尚汗,一一先教双掌留。下一句是什么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上一句是什么

妃唇啮,笑玉浆四注,甘入心流。下一句是什么

擎来蚤已蠲愁。上一句是什么

擎来蚤已蠲愁。下一句是什么

更挂绿离离堆满篝。上一句是什么

更挂绿离离堆满篝。下一句是什么

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上一句是什么

爱肉芝成水,无劳草汁,露华可醉,不用花篘。下一句是什么

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上一句是什么

留齿何曾,含消绝似,解渴须从焦核求。下一句是什么

醉还好,自清明过后,餐到深秋。上一句是什么

夏至初丹,下一句是什么

喜有蝉催,上一句是什么

喜有蝉催,下一句是什么

向遍桂洲。上一句是什么

向遍桂洲。下一句是什么

正丁香大小,上一句是什么

正丁香大小,下一句是什么

争衔红翠,上一句是什么

争衔红翠,下一句是什么

明珠的皪,上一句是什么

明珠的皪,下一句是什么

半擘浮丘。上一句是什么

半擘浮丘。下一句是什么

膏滑难濡,上一句是什么

膏滑难濡,下一句是什么

绡轻尚汗,上一句是什么

绡轻尚汗,下一句是什么

一一先教双掌留。上一句是什么